『难用』的Marginnote及工具类产品思考

Marginnote最近似乎越来越火了,App Store里面上了好几次推荐。平时一直有关注学习类工具,于是在Mac和iPhone上都安装了。

软件定位于以pdf、epub作为学习素材的重度学习人员(学生、教师、医生等)的辅助工具。官网为英文,中文版里面还有不少界面文字还没翻译成中文,说明主要面向国外用户。

大致进去看了一下,符合我对学习这件事的认知。有兴趣可以看看 读书与皇帝的金扁担

同时又被其『难用』震惊到了!

因我并非目标用户,觉得难用实属正常。因此,这里的难用并无贬义。

那换一个思路,假设这个软件面向普通学习者,应如何来改造呢?

一、减低使用者对软件本身的认知成本

作为一个为效率服务的学习工具,给我的感觉是:这个工具本身学习成本很高。

虽然有指南文档,但是里面基本是流水帐式介绍各种具体的功能,整个篇幅得有几千字。

于是,一进去就被吓懵了:我是拿你来学习的,学会怎么用你还得再花大把精力!

界面有些用词看起来颇专业,比如“研究”,功能其实是去搜索引擎搜索选中的内容。为何要用“研究”这个词?这并没有指向任何具体的动作,只会造成困惑,直接就叫“搜索”就好了。

类似的还有“脑图”。整个摘录的呈现形式不就是脑图吗?现在还不太明白这个“脑图”到底是指什么东西?是在摘录之上阅读者的想法吗?如果是,那就直接叫“想法”就行了。

用户使用工具是为了完成自己的目的,并不在意工具制作者的专业形象。在与用户对话这件事情上,用最浅显直白的语言就行了。

另外还有很多操作仅以图标呈现,看不明白,很多人可能因此就不会再使用了。

界面上的图标

以上导致这个软件本身的使用门槛比较高。

建议做一个全局的引导,用很简单、平实的话语告诉用户这个软件是做什么的?分为几步?帮助用户建立基本认知之后,其他的就是细节。

知乎上的一位使用者就概括得非常好,几个词说清楚了这个软件是干什么的,即使有错别字,σ`∀´)σ  围观原文

MN是一个全方位的学习App:看PDF/ePub+做笔记+建思维导图+知识点复习

这款软件的4的运作部分:pdf阅读+pdf批注+mindmap制作+cards复习

二、只用最简单的形式,这是工具的本分

上面是表现层以及用户引导上的问题,我们再来说说内核层面。

我假定这个软件遵循的方法是通过对文档的阅读、摘录,去还原作者的认识,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素材的再次分析、组合、思考形成自己的认识,逐步建立自己的知识框架。

听起来非常棒,但是软件在实现时,似乎是对纸质文档阅读过程的机械还原。我们会在纸上画线来标记文字,用到马克笔或圆珠笔。所以作者开发了两个记录的功能,摘录(对应马克笔)和标注(对应圆珠笔)。

事实上,这两个功能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将重要的、有用的地方标示出来。

其实可以只提供一种方式即可,无需去还原纸质阅读的过程,就像开汽车不用戴摩托车头盔一样的道理。在后续的学习模块,标注是没有得到体现的,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

黄色和蓝色为摘录,而黑色的线是标注

两种方式同时提供造成了另外一个交互问题:标注模式需要双指滑动,而双指滑动不符合习惯。

下面说说摘录。

摘录可以选不同颜色、设定不同主题。对用户来说,这两个功能都是为了区分摘录的类型,那可以将颜色和主题合并为一个功能,就像锤子便签那样。

另有一个细节,操作栏无需将很多种颜色选项和其他操作入口一块儿显示出来(因为信息层级不一样),可通过下拉菜单或其他方式呈现。

另外,可把标示类的和强功能操作入口分组后呈现。

另有一点不理解的地方是框选和文本选择的结果呈现是不一样的,框选的呈现真是一个框!

框选之后并不是马克笔效果

无法理解这样的设计初衷。

不管形式如何,他们想达到的目的都是一样的,都是让用户把想选择的部分选择出来。那么,只保留文字选择即可,框选只是文字选择的一种形式。不管是框选还是光标选择,用户一松手就把选择出来的文字默认用一个颜色高亮表示,这个颜色可以代表未分类的主题。如果框选的部分是图片,就把图片部分选出来。

形式上的复杂反而让用户的使用成本变高,完成目标的路径变多,整个工具的存在价值变低。工具为效率服务,应将自身的存在感降低,让用户尽少地的思考。

摘录又分为框选和文本选择,在交互上这两个操作合并了,那套索能不能合并呢?或者套索有存在的必要吗?

类似这种形式上的过度设计应该还有,可能还来不及发现。

三、其他

界面上,似乎没有统一的设计语言。

图标的精度太低,配色过时且过于突出,抢占用户关注度,阅读类软件不应如此。设计的浅层目标是好看,本质为好用服务。

另外交互逻辑、信息架构等,各方面的改进空间非常大。整个功能的设计不够以用户使用为中心,更多情况下是功能的罗列,可能跟作者的理工科思维有关。

以上对于工具来说非常重要,尽量减少用户的心智成本,这是一个工具的本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通过CocoaPods安装项目名称项目信息 AFNetworking网络请求组件 FMDB本地数据库组件 SD...
    阳明AGI阅读 16,018评论 3 119
  • 记录时间:2017年12月10日 记录地点:湖南长沙 我怎么如此幸运,昨天是我学习知道【孩子,你知道我佩服你什么吗...
    能量蓄水池阅读 324评论 0 0
  • 婚姻是社会的细胞,婚姻的和谐、稳定,对个人和社会都非常的重要,近个时期。关于婚姻的话题很多。特别是 80 后的女孩...
    果运居士阅读 292评论 0 0
  • 孩子学习古筝的学校在小区里。 小区里经常有摆地摊的人在路边卖货,搞得小区环境卫生很糟糕。这种情形已经有一年多了。 ...
    爱阅沈阳阅读 31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