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外祖母今年已经九十高龄了,在她几十年的漫漫人生中,“穷”一直如影随形,但是她却活得很有尊严。
她命运不好,在她还没记事的时候父母就去世了,她几经波折被一个刚失去女儿的家庭收养,这个家庭虽是农民家庭,但也算不得差,她的养父是她们村的书记,育有两子。到了读书的年龄,她的俩哥哥都上了学堂,但唯有她,她的父亲不让她去上学,说是女娃读书没用,将来迟早要嫁人,怕女娃读了书不认养父母,她目不识丁,整个童年和少女时光都和农活打交道。
到了十八岁,她经家庭的安排嫁给了隔壁村的一个年龄相当的男人,这个男人也是一个苦命人,从小亡了母亲,父亲又娶了继母,再育一子,父母偏爱小儿,常常把好东西留给小儿,他从小营养不良,十分矮小,但也精悍能干,能挑能担,干农活十分了得,每怀念亡母时总会唱:“小白菜地里黄呀 地里黄呀 三岁时没了娘……”
这两个苦命的人凑在一起呀!这日子自然比黄连还苦。他们结婚时什么都没有,只有一间破茅屋和一斗谷子以及几件破烂的家具和农具。据我母亲回忆,外婆年轻的时候眼眶里总是包着眼泪,感觉眼泪随时都会滚出来,大概生活太苦了吧!但是外婆即使再穷也不会向自己的娘家求助,反而一次又一次地免费给自己娘家干农活,说是为了报恩。据我母亲回忆,外祖父母常常去她养父母家帮忙,有时候傍晚才回家,我母亲姐弟俩常常饥肠辘辘地蹲在墙角,竖起耳朵盼望他们的父母回家。这样的苦日子她们经历了太多,可是外祖母从未认输过,即使再穷,她也从来没有向别人祈求过,想反,村里有任何人需要帮忙,她总是跑在第一线,再加上她为人正直,不爱贪小便宜,说话算数,她的名声一直很好,颇受人尊重。
现在她已经九十岁的高龄,儿女们也各自成了家,家里的条件也好了很多,但是她还是坚持一个人生活,如果有人非要帮她,她是要生气上头的。她牙掉光了,吃不得硬的东西,她每天都会吃给自己熬一锅鲫鱼汤,有空的时候还是会料理她的一小块菜地。我们常常去拜访她,和她聊天,她告诉我们,她的亲生父母生前在某个小城市修了一栋房子,现在已经升值了,我们问她为什么不去继承这笔遗产,她说她也不知道这房子在哪里,只是听别人说他亲生父母的侄子得到了这房子,她被别人收养了,不便再与人争抢,能捡一条命活到现在也是千恩万谢了,对于她的养父母她只有感谢!
其实,她从小就被送给别人抚养,连她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实际年龄以及她本来的名字。我们常常担心她的身体,她总说:“我的身体硬朗着,还能活到一百岁呢!”其实我们都知道,她只是不想给我们添麻烦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