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风篆刻】《饮茶十三宜》镇纸一枚,以为文房一器

        茶是中国人的传统饮料。

        中国民间向有“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说法。古代中国,上到帝王文武,下到市井民间,均喜爱饮茶、品茗。在长期的历史沉淀中,形成了千姿百态的饮茶习尚。到了清代,文人雅士又将饮茶、品茗上升为一种典雅的文化艺术活动,制订出一整套“清规戒律”。清初,隐居不仕的前明遗老冯正卿,在《岕茶笺》中,提出“十三宜”与“七忌”,堪称品茗艺术的集大成者。

        所谓“十三宜”,是指饮茶时所宜者共十三项:

        一、“无事”,要有饮茶的闲暇功夫;

      二、“佳客”,饮茶的客人须是高雅博学之士,既能与主人交流感情,又能真正品玩茶理;

        三、“幽座”,品茗时,环境需清幽典雅;

        四、“吟咏”,饮者需以诗文助兴,往来酬唱;

        五、“挥翰”,饮时更需挥毫泼墨,题诗作画;

        六、“徜徉”,闲庭信步,时饮时啜,体会古之品茗者的闲情逸致;

        七、“睡起”,饮者小睡甫起,一枕清梦,品尝香茗,则另有一番情趣;

        八、“宿醒”,饮者如宿睡未解,神志朦胧,则少饮香茗,定能破除睡意,使神清气爽;

        九、“清供”,品茶时,须有清淡茶果佐饮;

        十、“精舍”,愈能彰显饮茶的清幽雅致;

        十一、“会心”,品茗时,贵在饮者对饮茶艺术、茶的品位与茶学本身能心领神会;

        十二、“鉴赏”,精于茶道,细细把玩,悠悠品赏茶之色、香、味。

        十三、“文僮”,饮茶时宜有聪慧文静的茶僮随侍身边。

        选上乘老挝冰冻朱砂石,以"饮茶十三宜"为内容进行篆刻。13方印文集中在一块章料四面篆刻,既可整体欣赏,也可分别品鉴把玩,在饮茶聊天中增添小许雅趣。

        玉石传精神,书文以载道。

        楚天风撰文并摄影,2018年10月9日於港城湛江

        注:此作品已由武汉杨先生友好收藏。

作品欣赏
作品欣赏

设计中

设计中


设计效果

篆刻中
篆刻中
篆刻完成
篆刻后效果
欣赏
篆刻后欣赏
作品欣赏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与茶杯同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