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有些问题是可以解决的,比如说,BAT是什么?我该如何通过雅思考试?牙疼该怎么办?而有些问题又是无论如何你都解决不了的,你能毫无怀疑地告诉我上帝是什么吗?幸福也是这样,千千万万人,就有千千万万种幸福的定义。我们要做的,更多是去幸福本身,而不是去询问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个会跑的小孩儿,记得能够来临时牵住他的手就好。
今天又看了一遍《泰坦尼克号》,很多人说萝丝在未发生船难甚至在已发生船难时是幸福的,可是细想,这个幸福的时间段太模糊了,若真要说来,其实我们说的幸福也仅仅是那几个温馨画面,船舷边学吐口水,晚会后低等舱位的派对,黄昏中杰克于船头搂住她面朝大海的一瞬间,以及萝丝风情万种地在沙发上要求他为自己画像......我们只有在这些情境中才能够说萝丝是幸福的,在面对母亲的逼迫时,她很无奈,在众多所谓的名流面前,她感到喘不过气,这时候她不幸福。但我们往往会下意识认为,如果杰克能够活到最后,那么萝丝可以说整场都是幸福的,可能吗?科学吗?假如杰克和她在一起,当面对生活的窘迫或其他不和而大打出手时,幸福还存在吗?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要打破很多人可能潜移默化形成的对幸福的误解,很多人执着于“寻找幸福”或是“追求幸福”,其实他们想要的就是找到某件东西,这件东西他们一旦得到后,应该就能天天无忧无虑了。这不仅让我想起与很多人类似的求学经历:小学时,父母老是和你说,上初中就比较自由了,到时吃啥玩啥都可以;到了初中,感到被欺骗了,但你的师辈会说,上高中就好了,文理分科嘛,而且更多注重你的思维水平,你熬过去考上个好高中就好了......现实真是如此吗?现在上了大学,回头看,发现也许小学才是最无忧无虑的那段时光呢!直到今天,很多人把日子过得不像日子,却仍然说未来会有幸福的。真正的幸福,那种感受只能存在于发生的那一刻那一瞬间,过了就是过了,可能回忆很美好,但已经是两码事了,更不用提还没发生的未来的“幸福”。即使我们评价某人一生,比如说比尔盖茨,说他是幸福的,那也不是说他生命中就没有痛苦,每时每刻无时无刻不感到幸福,而是他总的幸福时事件大于不幸事件,比如,他拥有很多财富,他家庭美满,他用基金会实现了自己的慈善梦......
幸福是间断的,幸福是具体的,你不知他会什么时候来临,像个迎面跑来的小孩儿,牵住他的手一起享受那段时刻就好,之后他会走的,你想留也留不住,你会经历一个人的愁苦的时光,但当下个小孩跑过来时,记得把握自己的“小确幸”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