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20 P43 晴
昨天很充实,今天睡到八点多,洗刷完,准备去清华大学了。提前做了功课,直接到西门后,发现排队的人太多了,果断跑到后边排队,现在大学都成为一个家长们朝圣的地方了。
在排队时,问悠悠人多怎么形容,悠悠说密密麻麻、人山人海,像蚂蚁一样。
还算来的早,在排了20分钟的队后,终于进入了清华校园。
清华大学原名清华学堂,是利用庚子赔款,美国返回资金兴建的学堂,据说清华基金现在还在返还,只不过是只给台湾新竹清华大学。
国外看中国大学就只有两个系:清华的土木工程系、北大的生物学系。
校园主要建筑还是原来样子,灰砖和灰顶,砖代表着学习,得一块一块的垒,才能建起房子。 当这个变化的社会日新月异,每天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时,校舍拆旧新建容易,保持原样才弥足珍贵。所谓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回想十几年前,在清华有一次培训,对当时授课的一位年近70岁的女教授,记忆犹新,每次讲完课,从不问“你们听懂了吗”?而只是谈谈的说“请问我能讲明白吗?”每次讲完课,坚持跟我们一起排队吃自助餐,因为讲台离出口最远,基本上都是最后才排到她。也许就是这样品德、学识才造就了清华,再次致敬那位老教授。
现观清华只是走马观花,不过看看校园、看看优秀大学总是好的,你看的多了,想的多了,你就会成为那一类人的机会多了(哈哈)。
中午从清华大学出来,发现春节吃饭还是有点难度的,好多不营业,附近人又太多,于是就随性坐上一辆公交车,沿路慢慢寻找,看的一家简餐店,马上下车,结果走进一看没营业,只好向前又走了一段,还真找到一家江西婺源餐厅,味道不错。这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圆明园里边太大了,没事可以在里边走一天。只是里边的地图,看了半天也看不明白,找个出口真的很难啊,终于转了半天出来了,看来春天不适合北京,夏天才是来看圆明园的这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