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2》刚拿到这本书,挑了与现在最紧密的一个章节,第四章:吃喝拉撒睡不用精细化。因为这章节跟我目前所处的状态联系比较紧密。
关于慢慢的吃饭睡觉,我还真是个焦虑型的妈妈。因为不懂,所以焦虑,比如说宝宝要是三个小时吃一顿,我就觉得比较正常,他有的时候两个小时就要吃,我担心会不会吃的太多太频繁,会不会积食呀?这样是不是属于喂养不当呢?如果三个小时不吃,四个小时也不吃,五个小时还是不吃,那我就开始抓狂了,哎呀,他是不是厌奶了,是不是今天身体不舒服呀?他吃奶的时候我还会看时间,如果他吃了五分钟就不吃了,我担心是不是我的奶水不足,他吃不到?他身体不舒服?舌头上口腔里面长疮了吗?如果如果吃了20分钟,我又担心,哎呀,是不是吃的太久了?会不会养成含着奶头睡觉的坏习惯?他昨天下午睡了三小时,从两点十分一直到六点半都没有睡觉,我又开始焦虑了,四个小时都没睡了,宝宝怎么不困呀,来来来,赶紧抱着哄哄睡。
看,我就是这样一个容易焦虑型的妈妈,虽然我也想做一个处事不惊的佛系妈妈,但真的很难,我还在努力中。
书中说:在吃喝拉撒睡的问题上,不要精细管理,不需要标准化操作,人体有强大的自我调控机制,好情绪是最优质的润滑剂,会自动保护孩子的健康。
“在吃喝拉撒水这些最基本的生理问题上,是否和孩子纠缠,是检验父母教育水平是否及格的标志线?纠缠于这些问题的家长,教育水平还处于60分及格线以下,解决不了这些低端纠缠,就无法达到平均水平,更无法想象真正智慧的教育水平发展。”
目前看来,我是一个不及格的家长。以后我得放宽心,只要慢慢精神状态好,生长曲线在正常范围内,那就没什么可担心的了。毕竟养孩子,不是养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