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当我放下那些包袱,把自己化身为一个孩子时,与他一起打闹,一起大笑,意外的发现,所带来的是前所未有的轻松,很多时候缠绕在心头的那些所谓的压力,焦虑似乎减弱了许多,他也变得更易于合作.
笑声,真的可以让人放松下来,同时也会巧妙的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除了玩那些打闹游戏之外,当孩子让我沮丧时,不会再命令他”闭嘴”,不会再指责他”你在和谁说话呢?”而会说一些愚蠢的威胁话,这样气氛会好很多.我会说”如果你再这样,我就唱<小星星>”,他扑哧笑了,”好啊,你唱啊”.于是我真的开始唱起来,他笑了,因为我唱的是<童年>版的<小星星>.重要的是,这个时候,整个气氛已经改变了,我们的笑声化解了近在眼前的一场冲突.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这是一个假的威胁,真的威胁或者愤怒的说教,都会为一场冲突加速,尤其是对于大孩子,结果可想而知,他们与我们之间的距离会越来越远.假威胁针对的是自己,可以缓解紧张的情绪,而真的威胁所传递的是我很生你的气,这都是你的错.假威胁混合了幽默,传递的是:对于我们之间现在的情况,我并不开心,因此我想改变.
也许你会说,我生气时候无法这样玩,我曾经也是这样,还在气头上时真的太难了。那就不如暂时休息一下,让自己冷静下来,因为这样做至少不会让冲突升级.而且这个事首先需要由我们来做,因为我们是成年人,而他还是个孩子.
轻松而夸张的方法,也可以扭转紧张的局面.昨天晚上,接儿子下课回家,路上遇到一家饮品店,他想去买,问我可不可以,我夸张的说”不行”,逗笑了路人,儿子也笑了,他说”不可能”,我们就这样一路不行不可能,不可能不行的回家了.说到这让我想起美国家庭情景喜剧<考斯比一家>,记得剧中的情节,剧中的父亲总是会非常智慧的解决4个孩子所带来的一个又一个问题.无论是5岁的小女儿不愿到厨房帮忙,父亲无声而夸张的表达,还是14岁的儿子成绩是D时父亲与儿子的交谈.每一次看时都会乐出声来,同时也被深深的影响着.当和孩子发生不愉快时,脑中浮现的,往往不是什么育儿理论,而是剧中那一家人可爱的笑脸,当这些笑脸出现时,愤怒的指数会下降很多,很多时候冲突也能够较好的化解.强烈推荐给大家.
与孩子一起游戏,绝对是加强亲子关系,走近孩子内心最便捷的通道,不信你就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