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必须抓紧抓实抓好。”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就业不是一串串数字而是最大的民生。当前,党中央审时度势把“稳就业”摆在做好“六稳”工作首要位置。我们迫切需要下足功夫稳就业,鼓足实劲谋发展。
稳就业为个人生活打基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五种,而工作是满足这五大需求的重要途径:劳动收入供养衣食,工作报酬持续稳定,同事关系融洽和睦,事业成就赢得尊重,工作实现人生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人世间的一切成就、一切幸福都源于劳动和创造。做好稳就业工作,不仅能为个人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更能增强人民的成就感,让人们活得更精彩、有尊严。
稳就业为经济发展谋长远。快递小哥作为疫情期间的“逆行者”,为互联网消费提供保障:农民工作为城市的建设者,为现代化城市奠定基础;千千万万中小微企业创业者築路蓝缕,打通中国经济的微循环。就业,将每个人的奋斗汇聚成经济发展的动力。疫情影响下,多数企业生产停摆,贡献了全国八成就业的小微企业,一部分甚至面临倒闭危机。面对此种情况,中央密集出台稳就业政策,支持小微企业渡过难关。一系列保就业、促生产政策的出台,为身处疫情风浪中的企业装上“压舱石”、吃下“定心九”,能够助力经济长远发展。
稳就业为社会安定固根本。孟子有言:“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 不为已”只有最基本的生存和发展需求得到满足,人民才能安居乐业,社会才能稳定有序。反之,大量失业人员的存在容易引发违法犯罪等问题,导致社会动荡不安。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由美国而起的经济危机引发了遍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大萧条。数千万人经历长期失业和社会动乱,为二战爆发理下伏笔。“前本覆,后车成”,稳就业作为社会安定的基础,不管何时都应放在首要位置。这就意味着,政府一方面要持续扩大就业规模,保持就业趋势总体平稳,另一方面必须以社会政策托底,加强失业保障,如此方能为社会运行发展提供安定的环境。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就业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更关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如今正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要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基础上完成预期目标,更当以“就业优先",以“稳就业”为支点带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