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之四个要素读后感

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为: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举例来说,一位母亲可能对她处于青春期的儿子说:“费利克斯,看到咖啡桌下的两只脏袜子和电视机旁的三只(观察),我不太高兴(感受),因为我看重整洁(需要)。”

接着,她立即提出非暴力沟通的第四个要素——具体的请求:“你是否愿意将袜子拿到房间或放进洗衣机?”这一要素明确告知他人,我们期待他采取何种行动,来满足我们。

但是我们生活中常常脱口而出的是:“你看你,就知道脏袜子乱扔!也不知道收拾!”

这叫指责

当人们被指责的时候,感受到的是:被批评,被讨厌,我不够好,她生气了,都怪我。

面对冲突三种基本反应模式(指责也是一种冲突):

战――反击:你就从来不扔脏袜子吗!我不用你收拾!

逃――顺从:好啊好啊我知道了,下次我改。

麻木――抽离:不听不听王八念经。

也可能还有其他的反应方式,或者两个混用,这里只是举例。

但是,当我们用非暴力沟通时,只是把观察到的事实讲出来,不带任何评判,再说出我的感受我的需要我的请求,就会让人容易接受。

不过这个需要多多的练习呢。

建议大家在冲突发生后,多多复盘,用这4个要素的方式在纸上去重新写下来,可以尝试不同的排列组合,不一定非得按这个顺序。有时候可能我们只需要说出其中一部分。

举例:孩子在超市里哭闹要玩具,而你不打算买,怎么运用非暴力沟通呢?

宝宝,你很喜欢它,对吗?(观察,并跟孩子确认)

妈妈知道了,宝宝很喜欢,想要买回家。(观察)

可是妈妈不打算买,因为我们家这样的玩具已经很多了。(需要――妈妈不需要)

你很喜欢它,你可以摸摸,看看。(请求,给孩子时间释放心中的喜爱之情。)

过一会儿可以直接说:我们要回家了,跟玩具说拜拜吧。

我家宝宝三岁半,目前为止这一招屡试不爽。没有发生过在超市哭闹的事情。

我之前也写过这个方法(以前叫做共情),我的朋友看了之后试用,也说很好用。

宇宙真理同出一源,虽然这里叫非暴力沟通,那里叫共情,其实都是一个意思。

乌金~乌中带金,象征富贵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