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是端午节,马上又到了一年一度高考的日子。想一想那些参加高考的孩子们,经过了无数个白天黑夜的苦读,才终于走到这一天。而无数个这样的深夜,万家灯火中盏盏灯光后面,有着多少呕心沥血彻夜难眠的父母们。此刻,朦胧灯光下的我,看着才二年级的女儿,心中有些惘然。
01
今天孩子爸爸值班,一天一夜都要呆在单位。我迷迷糊糊要睡着时,孩子拿着数学卷进来说有一道题不会做。我爬在床上,拿过草稿纸和笔给女儿说题,睡意就这样消失了大半。那是夜里九点多,天刚黑,在空荡荡的房间里,除了台灯周围的光芒,我们处在模糊的光线中。
我在书桌旁坐了下来,孩子写词语,我随手拿起数学卷子,努力辨认着上面小小的图形和圆点。孩子有点烦躁,一会儿用橡皮擦掉重写,一会儿发出一点响动。我没说话,只朝着她的方向低低看了一眼。许是有些累了,女儿突然不客气地说:“看什么看呢!”这种不礼貌的语气让我有些生气,于是停下手中的事情,和她说起白天的事情来。
早晨女儿班里要举办活动,一早我们带着垫子去学校。过马路等红灯时,孩子站在了一个危险的位置,我不由得当场叮嘱了几句,女儿嫌我啰嗦。进班后,班里没人,我又告诉她别把带着买书的20元丢掉,因为前不久丢了两件校服。结果孩子不以为然地说:“丢了再说,这在班里呢,你要说回家再说。”还眼泪汪汪的。我看她那样子,有些无语。最后,我放下僵持的态度,换了一种口气安抚她:那妈妈走了,一会儿老师来了,你看有啥帮忙的,不要把自己的不良情绪带到课堂上。孩子态度也好了起来,坚定地回答:“我知道呢!”老师这时正好来了,女儿又开心地帮起忙来。
中午,我从医院回来,女儿一进门兴冲冲地说:“妈妈,我们组上午卖的书最快了,就剩下两本了。我买了两本书,丢了一本,不过同学又送给我一本。”我心想,果然不出你妈所料,稀里糊涂动不动丢东西。不过看她积极参加上午的班级活动还算值得表扬,就不忍影响那份好心情了。
02
然而,有些事过去了不一定真的过去,晚上女儿的那句话又刺激了我的神经,索性我就把这一天里的事情全部说了一遍。从过马路的危险做法,到早晨对待妈妈的不耐烦态度,再到不谨慎丢书的行为……这场端午假期的亲子谈话从紧张的气氛,到彼此忍耐下来脾气正面对待,最后算是以友好的方式结束,整个过程情绪变化也是起起伏伏。
母女两就这样面对面,我苦口婆心地诉说,肯定了她的各方面努力,又从母爱的角度诚恳提了一些建议。孩子手里拿着铅笔,低着头,开始的时候,一会儿反驳我一句,我也听着她的反驳。后来,她破涕一笑,说起班里一些搞笑的事儿。
如此场面,相信很多妈妈都曾经遇到过。我想无论多难,也会将这场谈话进行下去。 沟通的实质是要更多的理解对方,了解对方的真实想法。尤其是亲子沟通,一场严肃的谈话总会遇到难关。
我想,无论面对如何糟糕的沟通场面,都要努力坐下来谈,而不是妈妈中途由于过分发怒或沮丧主动放弃这场谈话。那样,意味着沟通暂时失败。不过我认为即使失败也是一种收获,因为至少收获了问题,下次还要带着更多的勇气去面对孩子。
令我欣慰的是,往昔多少次谈话,孩子也一直坚持着,从来没有放弃或不面对。她一年年长大,有了自己的想法,有时候烦妈妈的唠叨,但最终还是听从了妈妈的建议。比如,从一年级开始的书写问题,只要妈妈发现写得太乱,就要求女儿重新去写。无数次的纠正,在书写上才有些进步。如今,女儿一听妈妈说写得乱,就自己全部擦掉重新写了。很多妈妈告诉我,遇到同样的问题,孩子压根儿不想改正,或者索性不写,还有的甚至用满地打滚的方式来对抗。
03
其实很多人眼中的听话孩子,并不一定如别人看到的那样听话。可能看起来越是优秀一点的孩子,越不好教育管理。因为这样的孩子性格棱角锋利,个性也较强。他们接受新知识比较快,做什么事都有自己的主意,让他们走上一条正确的道路并踏实努力,把本身的优势保持下去,并改正缺点,不断超越自己,需要父母和孩子共同付出极大的努力。
和孩子们沟通真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让她们懂得规则,不再偷懒拖沓,懂得谦虚以及坚持努力的态度是多么重要,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因为连我们大人自己有时候都不懂正确的规则,消极,懒惰,更要命的是面对生活的麻木。在我们童年的时候,可能比他们更加稀里糊涂。
因此,不要指望所有的问题一下子都能解决,也不要指望没有任何问题存在。在教养孩子这条道路上,处处可见的是惟有挑战,当然没有挑战的人生也是索然无味的。孩子不会按你书写好的剧本走,再说我们也没有能力书写好一部那样完美的剧本。
有时候,我们或许会感觉走到一种山穷水尽的地步,之所以感到沮丧,我想多半由于自身力量和素养的不足,所以面对孩子的很多问题都无计可施。可是,即便如此,我们也不应该放弃。未到水穷处,怎会全心全意去面对,怎能看清真实的自己和处境呢?承认自己力量不足也没什么不好,起码可以谦虚学习。
倘若有一天,做父母的真的什么力量都没有了,最后只剩下一样武器可以使用,那恐怕就是内心的坚守了。坚持下去,或许在某一个柳暗花明处,突然看到前方的点点星光呢。
写于2020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