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之间,万事万物皆顺应一定的规律,生生不息地发展中有某种难以捉摸的自然本质力量在支配着这一切。 这种不可抗拒的本质力量,就是大自然的规律。
创造一切的力量
道家认为,万物都是“无中生有”,是从虚无中化生、演变而形成的。而“道”就是万物的本源,所谓“道法自然”,其生化万物,遵循的就是“自然”的法则。
儒家之道则为仁爱之道。仁者,乃造化生生不息之理。它弥漫周遍于宇宙天地之间,天下万物,皆有其仁体。仁之流行发生,也是一步一步地逐渐变化,慢慢深入的,以其固有的规律,推动着各种事物的发展,所以它是万事万物能够生生不息的动力和源泉。”
基督中最妙的道则是基督之爱。“你们要切切地求那更大的恩赐。爱 我现今把最妙的道指示你们。”(哥林多前书 12:31 )爱神和爱人是最大的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
“太初有道,道与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这道太初与上帝同在。万物是借着祂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借着祂造的。”(约翰福音1:3)
“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约翰福音14:6)
“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的有恩典有真理。我们也见过祂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约翰福音1:14)
王阳明之道则认为,每个人都有“本心”,是大自然的生生不息之理。我们的本心虚灵活泼,不滞于物,其中包含了各种事物的道理及规律,心之所发则为“意”,当我们的心接触到外界时,万事万物也由此而产生。只有认识到了自己的‘本心’,穷尽了本性的奥秘,然后才能认识到天地万物的本质规律。
心之本体无善恶之分
心之本体无善无恶,这就是先儒所称的‘至善’。之所以产生了好坏、善恶的分别,是因为其受到了后天气质之性的扰动。动而后有不善的念头产生。平常所说的‘意’,即为其动也;而‘物’者,则为意之所在而产生的一件事物也。格物以诚意,简而言之,就是恢复本心那种不被任何事物扰动的状态而已。
天地间化生万物,就如花草一般,何尝有好坏、善恶之别?你想看花,心里就以花为好的,而以草为不好的了。但假如有一天你需要用到草时,就会认为草是好的了。其实,这些好坏、善恶的观念,都是由人心的主观好恶而产生的。
薛侃向老师王阳明求教:“草既然不为恶,那也就不能拔除了?”
“草作为一个外物,虽然没有善恶之分,但如果它对人的正常活动有所妨碍,按道理应该拔去,就顺其自然地把它拔掉就行了。即使偶尔没有拔除干净,亦不必放在心上牵累自己。假若过分在意的话,这些念头就会成为心体的累赘,便会有许多被情绪干扰的地方。”
“任何好坏、善恶,都只在你的心中,随着你所发露出来的意念而变。遵循天地之道、清静自然的便是善,而起心动念处为气所动、被情绪所扰的即为恶。”
遵循事物之规律为“静”,顺从欲望则为“动”
欧阳德问老师王阳明:“我在平常的时候,思想总是忙乱不堪,做事时固然忙,但无事时也觉得杂念纷纭,一会儿想到这,一会儿想到那,不知为什么会这样?”
王阳明回答:“这是因为人的内心没有一个主宰的原因。有了这个主宰,宇宙间的事物方能按照固有的规律运动,虽千变万化,但都合于‘道’的规律。当然,绝大多数人是不能一下子就能悟到‘道’的,这时就要退而求其次,在应事接物中磨炼自己。对任何事都不要看得太严重,要有一种‘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稳如泰山,不急于求成。慢慢锻炼自己的心性,久而久之,就能不受‘气’的干扰,安于所做那件事的整个过程,就能定下来了。”
学生伦彦式问道:“先生,我平常做学问时,感觉此心不能真正地静下来,没有一种静根。没事时还好,面对事物、处理事情时,心就会易动,处事多悔,该怎么办?”
王阳明道:“你这种情况,可以归结为三句话——学无静根,感物易动,处事多悔。
其实,这三句话,也可以说是三种情况,它们是有内在关联的。你在做学问,或应事接物时,一心想找一个能静得下来的方法,企图一劳永逸。”
“然而正是这种想法,使得你在受到外物影响时,有一种害怕心理,心就容易波动。而当你心有所惧,患得患失时,处理事情就会经常后悔了。”
陆澄问:“《中庸》上说,‘喜怒哀乐未发之谓中’,请问,这种情绪未发前的宁静状态,也就是求中的功夫吗?”
王阳明明确地说道:“不是。只有扎扎实实在‘去人欲、存天理’上着手,这才是功夫。以遵循天地万物的规律为主,心与事合而为一,自然行去,物我两忘,又何尝不宁静呢?相反,如果一心着意在宁静上,此意即是杂念,反而干扰此心,使之不得宁静。 ”
当发现自己跑神了,心不在焉地胡思乱想时,就马上把心思集中到当前所做的事情上;而当发现自己不愿深思熟虑,只想蛮干时,就要暂时停下来,深呼吸几次,放松一下身心,给心灵一个休息的空隙,然后再心情舒畅地干下去。
静乃心的本体,而我们去求一个静根,反而是挠动其体。所以,有这个求静之心,即是心动了,厌恶动的心并不是静。这种情况可以称为‘动亦动,静亦动’。因此遵循事物之规律叫作‘静’,而顺从欲望则为‘动’。所谓‘欲望’,并非一定是声色利货等外物的引诱,那些浮思杂念都是欲望。如果能循‘道’而行,即使需要交际应酬,处理繁复多变的事务,心也是静的。
专一的功夫不在“事”物,而在事“理”
孟子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做学问就是要把平常散逸出去的心收回来,让心处于静如止水的状态,这时候的思维才是最有效的。
如你在白天做修养功夫的时候觉得心头烦躁,不想去静坐,这时就干脆把一切事放下来,就是要专门去静坐一番,切切实实地体验一下这种情绪。假如思想跑神了,也不要为此烦恼,更不必着急,重新把注意力集中到静坐上就行了,反复磨炼这一点,这就是调整情绪的方法。
同样,如果懈怠的情绪上来了,不想去看书,也要马上采取行动,就硬要去看书,一边看书一边慢慢将心收起来,放到看书上面去,在行动中克服各种干扰情绪,提升自我控制能力。
陆澄十分钦佩老师那种唯精唯一的应事接物之功,而他不论做什么事,都感到精力分散,难以集中,此时便提出来了这个问题。“关于专一的功夫,是不是读书时就一心在读书上,接客时就一心在接客上,如此这般,是否就是专一呢?”
王阳明笑道:“好色则一心在好色上,贪财就一心在贪财上,这可以说是专一的功夫吗?这只是在追逐外物罢了,并非是专一之功。专一是一心专注在事物的规律上,即心与天理合一。”
“栽种一棵树,必须培养树根。而修养德行,必须涵养心性。要想使树长得高,必须在开始生长时就裁剪掉多余的枝叶。 ”
“而修养德行也一样,要想获得显著进步,也必须在开始学习时就去掉那些无关紧要的爱好。”
对于如何使外在的欲念和妄心停息下来,古圣先贤传有各种数不胜数的方法,但是,贯穿在这些方法中最简单、最核心的一步功夫,即为‘观照’。
可以说,天下之事虽然千变万化,我们所用来应对的不外乎‘喜、怒、哀、乐’这四种情绪。把握好自己的情绪,这既是修身、做学问的方法。如果一个人的自我和主观性太强,就容易被不良情绪干扰,而陷入喜怒哀乐的情绪。
在很多时候,我们觉得很累,感到没有信心,处于一种消极的状态中,这并不是身体真的累了,而是由于我们的思想不断接收到厌烦、疲劳的信息,再传送到身体的感觉器官,让它真的以为自己累了的缘故。
如果你充满爱的感觉去做某件事的话,心中那股深沉的爱似乎要满溢出来,这种感觉无比美好,整个身心完全敞开,这时源源不断的能量就会从身中涌出,自我都好像忘掉了,令你感觉不到累,有的只是喜悦和快乐。
我们平常的行为是一种自然状态,如果没有外界因素的干扰,就能按照其固有的规律而自然地表现出来,合于中和之道。但一个人难免有一种这样那样的偏颇情绪,就是因为思想中那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占了主导地位,导致本性被遮蔽了。
王阳明说:“我在当年,平日也经常有恃才而看不起同辈人,以及轻视忽略世故之心,后来虽然也稍微知道惩治警诫自己,试图改掉这个毛病,但也只是在表面做些样子而已。 ”
“等到后来因故被贬谪贵州三年,尝尽了千苦百难,然后才能有所改变。”
所以要想把这种状态调整过来,就要在事上磨炼,不断反省自我。这个反省就是要反观内心,体察思维意识中极细微的地方,看到有不正确的就要及时改正。
心想事成的秘密:“无”中生“有”
我们知道,在现实生活中,有时候心想能够做到事成,有时候心想却不能事成。这是怎么回事呢?
**对于那些看似能力卓越、事事顺遂的人来说,他们掌握了一个十分关键的地方,就是他们的心能定得下来,在心中能有意无意地“看”到将来成功的前景,并坚定不移地相信这一切必将实现。 **
这种状态,即是一种心灵的境界,在你的心灵进入了一种非常纯粹、澄澈的状态,真正地相信未来的事情会实现时,你的心就与宇宙那种非同寻常的创造力量融合起来了,你就能调动所有的力量,促使自己全身心投入到这件事中,从而把它真实地创造到现实生活中来。
如果我们能对自己渴望的事物拥有非常强大的信心,把将来的事情当作已经实现的样子,整个身心都表现出完全相信的状态,一以贯之地行动下去,就能把渴望的事物从无形“变”为有形。这也是一个“无”中生“有”的过程。
可以说,那种“事天”的感觉,那种恭恭敬敬、全身心相信的“在心中见到”的感觉,即是与大自然无穷能量连接的通道。达到这种状态,道的力量(大自然的规律)就会在你的身上出现奇迹。
道法自然,事竟天成
自从正德七年至滁州上任南京太仆寺少卿以来,王阳明的官阶虽然不低,但干的一直都是闲职,
也许有人认为,这种无所事事的生活,简直是浪费生命,
天道深远,人生难测,一个人的命运在瞬息间变化万端,谁又能知道,此刻赋闲中的努力,不正是为将来的建功立业打下牢固的基础呢?
人生之路上,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春风得意,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为人所瞩目的低谷时期。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大业,除了要顺时而行、待机而动外,还要善于在蛰伏中培养“道”的能量。
一般来说,人生进取中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以“术”求胜,以为力量、技巧决定一切,似乎谁的“力”大、智谋多,谁就能胜券在握。大多数人都是崇尚这一种方法,拼体力,拼意志力,咬紧牙关,苦思冥想,苦熬苦干,以求能出人头地,获得胜利。
另一种是以“道”取胜。这种方法讲求一种境界,强调在磨炼中调整心态,去掉那些浮躁的心气、情绪,培养镇定、果敢的心境,让心进入一种静谧、安宁的状态,然后从中领悟那种能创造、掌控一切的东西——道。身上具备了“道”这种能量,自然智慧日生,各种能力融会贯通,应用于为人处世,自然处处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其气势令人莫可阻挡。
那些成功前的各种努力,究其实也是在千方百计寻找符合自然发展规律的路子,一旦对应了,才能由此获得成功。
而且,一味强调以“术”、以“力”取胜,这个过程是以身心分裂、精神焦虑作为代价的,即使有时能达到目的,获得富贵,但很难拥有心灵的幸福感,充其量得到一些物质上的快感而已。如果发迹后的行为不符合“道”(自然规律),飞扬跋扈,胡作非为,其富贵也不能持久,迟早会衰败。
而以“道”求胜,这就将人生的追求与道相融为一,一切生活历练都与对道的追求联系起来。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他都秉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砥砺自己,积聚一种与道相合的力量。
格物致知,知行合一
在古人看来,我们人类个体的本来面目是与天地万物同源、同根的,只是由于后天自我意识的干扰,我们才与自然万物之间出现了隔阂和冲突。
正因为我们总是习惯以自我为主体,一切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所以自己的内心局限于一个狭隘的境界中,导致了各种焦虑、苦闷、抑郁等情绪的萌生,也由此抑制了自身潜能的发挥。
“格物”,即在做每一件事时,要注意把自己的心摆正,尽量带着一种出自内心的爱和享受的心情去做。
这样专注于“做”的过程,使心中的种种闲思杂虑渐渐融归于行动之中,物我两忘,心境空明而生喜悦,无所挂碍心就不会累,行动能力就会大增。
儒家的修养以“心”为本,以此心运用于万事万物为法,本心与万物是相通的,明了心的本源,就达到了一种高层次的“知”,学习、应接外界事物时,自然也就知道其规律和方法的运用了。
王阳明认为心即是理,心即是天,心是大自然的规律,起着主宰、统领作用。一个人的本心本来是清净无染的,随感而应,但由于受到了各种物欲杂念的蒙蔽,慢慢就习惯了以自我的角度来看待外界的各种事物,而不能以超然的心态去面对一切,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
儒家强调“格物致知”,就要求一个人能够跳出“自我”的小圈子,从另外的角度来看待那些身外之物。
做任何一件事,其实都是一个“知行合一”的过程。 要获得对事物的“知”,与所采取的“行”是密不可分的,对“知”的获得,其进步就在每一下的努力之中。要想使此心与天合一,无纤毫私心杂念,就必须在私欲未萌前,即加以提防,这是‘养心’;而私欲生发后,又必须马上加以制止,此为‘炼性’。
而这正是《中庸》和《大学》中‘戒慎恐惧’和‘格物致知’的功夫。除了这两种功夫,再没有其他特别的功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