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玩,是一种生活体验,是一种发现和欣喜,它源于你对生活无比的爱。
很长的一段时间发现自己喜欢很是这样一段话,很喜欢可以轻松说出这种话人的一个理想状态。
喜欢汪曾祺很长一段时间了,一直觉得他笔下的生活真的是太完美了,日常里他通过写字、画画、做饭,在很多人看起来这就是生活里最普通的不过的日常,他却深得其乐,活出了自己。
看画、玩鸟、踢毽子、打理果园、种土豆画土豆、喷波尔多、东游西逛等等这些生活小细节的种种苦也好乐也好他真的特别的开心,可以在你所遇见的场景下用心去感受到“玩”,在我看起来就是人生很了不起的天赋了。
曾在网上也看见过别人这样评价他的生活状态,说这种就和你在路边上认识的“痞子”差不多的吧?
开始,真的很好奇,为何痞?或者可以理解为网友这样评到是因为这也属于个人明显的特点吗?而我羡慕他身上的是他所表现出来的无论是遇见逆境还是困境,才都能保持乐观、淡定,从而让自己玩下去的心。
最近,感觉内心浮躁很多特意选了一些关于修心养性的书来阅读,阅读的第一本就是汪曾祺的《生活是很好玩的》。
在阅读汪曾祺的散文里,你可以经常感受到他就是一味甘之如饴良药,让你看到这个世界的美好,烦闷顿消,充满力量。
前两年的时间里,我过得日子一直就是一边很丧,一边很拼命工作的状态根本就体会不到老人家经历了一生颠沛坎坷,却还可以轻松的写出了今人所没有的慢与闲。
当然,在阅读的过程中慢慢的发现人有一种特殊的魔力,一切愁绪都可以被一顿美餐打发,老人家酷爱吃,也酷爱做,自创了不少看着奇怪,却异常美味的小食。
他笔下的话题也有提到现代人去旅行的意义,发现如果一个人在“四处走走,你会热爱这个世界。”在很多的瞬间里你好像很难发现静止的美,植物相较于动物,总多了分寡淡。
或许是因为语言上的无法沟通,草木给予人的陪伴很难被发现,经常不乏听到色彩斑斓的花海、森林、郁葱的丛林等描述,但现实中身边的植物却很少被重视,偶尔聊己排忧,才会想起窗外一片生机的绿。
旧事,残存于记忆一角,很少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