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坏心态的背后:其实是心智模式运算的结果!

今天,开会整得很晚!所以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写一些自己独立自主的东西。在会议上,一分管领导讲话时,谈及日常管理,引用了“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名言,我觉得十分贴切妥当。

在坚持了写作进行日更的这几个月里,“书到用时方恨少”,对于我来说,有着切身的体会。回想前几年,在人生的低谷期,时刻想着一飞冲天、逆势翻盘,但结合当时的处境,没有太多的资本、甚至连温饱都成问题,所以权衡之下,只能做些“高筑墙、广积粮式”的准备工作。既然是蛰伏蓄锐,当时我能想到的最好最低廉的方式就是阅读。因此,现在能源源不断进行输出,都是源于当时习惯的养成和知识的储备。

在我们认知中,我们都深信:心态决定状态、状态决定成败!有一个关于心态的老得掉牙的故事,我们都滚瓜烂熟:一个酗酒的父亲有两个双胞胎儿子,20年后一个成了成功人士,一个则穷困潦倒。记者分别采访他们,为什么能过上今天这种生活?他们的回答度一样:“没有办法,谁让我们摊上这样一个父亲呢?”这则故事的寓意,大家都么明白,前者心态很好,后者心态糟糕,所以一个能够成功,一个注定失败。很多人,只仅仅强调了“心态”的重要便止步不前了,至于“心态的背后秘密和逻辑”,并没有去深挖展开。我们可以想想:为什么在同等条件下,两个人的心态却完全不一样呢?落魄这也不是没有过挑战命运的心态,却被生活所磨灭。为什么成功者可以把一个号的心态保持二十年,甚至更久?

揭开心态的面纱,我们能考到两者关于世界的结社不同:谁该为自己的幸福负主要责任?如果一个人认为:我要让自己幸福,我幅主要责任,父亲是辅助的,那么他会想:现在父亲不如别人,我要和别人一样好,自己就要更加努力。他就会成为成功人士。如果一个认为:自己幸福主要靠老爸提供,所以老爸不好,自己自然活得不好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所以他就会成为那个穷困潦倒者。

对“我的幸福谁负责”的内在架设导致两者面对挫折的不同心态。而决定对自己幸福负责的人,在遇到外界条件糟糕的情况下,自然就会更加努力,外界条件好,也是踏踏实实,心态自然好。而放弃自己幸福的人,这终日忧心忡忡,怨天尤人也是必然的事情,心态肯定糟糕至极。好坏心态的背后,是关于世界的不同架设而决定的。

在生活中,当我们听到一场成功学讲座,激动得热血沸腾、满腔豪情,回到家凉风一吹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这是因为心态是一种“态”,就好像水有液态有气态。听课的时候温度上去了,会是气态;回到家里脱离了这个氛围,就自动回归液态了。成功者的“态”你学会了,但是他背后的心智模式,你还是不懂。

在读书的时候,我们要想得到一个正确的数据,就必须把程序运算整明白,可以说,数据是程序运算的结果,那么心态就是心智模式运算的结果。如果我们只拿到计算结果,而没有拿到程序,那么下次遇到不同就还是没有办法。

前几年,有一本书叫《我的成功可以复制》,其实我们能复制的只是“术”“器”的层面,至于心态啊、境界啊,没法复制,毕竟每个人的心智模式不一样。在此,浓缩成一句话:学心智者生、学心态者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