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虽然以前也知道当家不容易,可事情永远都是不亲历无法感同身受。
自从和小灰灰在一起以后,两个人一起北漂,亲自掌家里的经济,才知道,财政真是家里最忧心的问题,这还只是我们两个人,以后有了孩子,处理外面的人际关系,各项支出数不胜数,小家尚且如此艰难,何况大到一个国家呢!
《大明王朝1566》其实越是快到尾声,越是让人心忧,人人骂的奸臣严嵩与号称清流的徐阶之间到底有多大的差别呢?
内阁名义上掌管政务,严嵩号称一手遮天的奸臣,可是嘉靖要扳倒他不还是一句话的事吗?严嵩到最后和一个打工人有区别吗?兢兢业业的打工,随时担心着身为臣子狡兔死,走狗烹的宿命,偌大一个国家,打仗要钱,皇帝修宫殿要钱,皇亲国戚朱家的藩王要钱,臣民要钱,天灾人祸下的百姓要接济……
没有百八十个心眼何以应对从上而下的压力,两面受气两面不讨好……人人想把他拉下来,可是后面的徐阶和他又有什么不同?
依旧是任由皇帝、任由皇亲国戚、任由富贵豪强们搜刮民财,不是挤压臣民就是压榨百姓,从严嵩同党抄家搜刮到的近千万的巨额财富,瞬间就分光了,全然一副好了伤疤忘了疼的模样,一见到钱,全是出来分钱的,最后竟然连臣民的俸禄都欠着不发,大过年的什么都没有,试问,官员都吃不饱,何况百姓?嘉靖的心眼子这时候却不用在怎么安抚百姓安抚臣民,却嫌给他用来修宫殿的钱少了,逼迫内阁重新计算分钱,真是讽刺!
这帮人不是天天骂严嵩只知道讨好皇帝,逢迎圣意吗?到他们上台了,这样关键的时刻,却没一人站出来规劝皇帝,没一人站出来针憋时弊!
只有海瑞一个人敢对着皇帝提过字的牌匾重新注解,震动朝野,那些号称清流的内阁大臣们除了擦擦额头的汗,什么都不敢说!
后世当世人骂严嵩,可无数的过来人站在他位置以后依旧难以避免与他一样的选择,只不过一个坏的明明白白,一个道貌岸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