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红楼梦,正是青春慕少艾之际,只将心思沉醉于宝玉之深情不得,黛玉一腔幽怨含恨中,并不解其中三味。又因中学课本要求,中考、高考均要考相关内容而不得不节选其章节而通读,也曾故作风雅的背过原文中的几句诗,几首词,当年的我也只是照本宣科为考试而用功。
“红楼梦”文化底蕴之高,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无相媲美者,无出其右者。因而成就了多少红学家,细细品读小说中的人物关系,分析当前历史人物原形,赏读小说里的诗、词、歌、赋、园林建筑……
我是个爱看小说的人,也曾囫囵吞枣的将“红楼梦”全本读了七八次,无论是精装本,还是线装本,闲暇之余都找来过。可是对红楼梦的经典记忆,却定格在了87版电视剧“红楼梦”美轮美奂的扮相,豪华的布景中。并且那种感人的力量仍然深入我心:帅气的宝玉扮演者让人记住了欧阳奋强先生,泼辣之极的王熙凤让我们认识了邓捷,沙玉华饰演的乡下婆子刘姥姥的憨厚纯朴,让小说里的人物活灵活现于荧幕。
时光荏苒年岁见长的我,也学会了如何去欣赏“红楼梦”,更能与刘心武教授,白先勇教授所解读的“红楼梦”产生共鸣。更何况如今从事家具销售的我,更是深深的沉醉到小说里汇聚华夏文明与传承之美:红木家具。
从黛玉进贾府开始,按照封建贵族家庭的礼规,黛玉必须要先去拜见长辈,给长辈问安。小说通过黛玉双眼来描写贾府所铺陈的家具摆设,来表现贾府生活的高调奢华。
黛玉“进入堂屋中,抬头迎面先看见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匾上写着斗大的三个大字,是"荣禧堂",后有一行小字:"某年月日,书赐荣国公贾源",又有"万几宸(chén)翰之宝"。”皇帝御赐的墨宝,赤金匾额,金光闪闪可见地位与份量。
接下来又重点描写了贾府所用家什,具体到数量,材质,及饰品。原文是这样的:“大紫檀雕螭案上,设着三尺来高青绿古铜鼎,悬着待漏随朝墨龙大画,一边是金蜼(wěi)彝,一边是玻璃(hǎi)。地下两溜十六张楠木交椅,又有一副对联,乃乌木联牌,镶着錾(zàn)银的字迹,道是: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fǔfú)焕烟霞。下面一行小字,道是:"同乡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穆莳拜手书。"
“大紫檀”雕螭案、青绿古铜鼎、待漏随朝墨龙大画、金屏彝、玻璃盒、“楠木”交椅以及镶着錾银字迹的“乌木”对联,一件件的家具及饰品,无一不说明了主人的品味,财力与奢华。
随着黛玉的脚步,再来看看王夫人平常处理事情的宴息处(办公室):“于是老嬷嬷引黛玉进东房门来。临窗大炕上铺着猩红洋罽(jì),正面设着大红金钱蟒靠背,石青金钱蟒引枕,秋香色金钱蟒大条褥。两边设一对梅花式洋漆小几。左边几上文王鼎匙箸香盒;右边几上汝窑美人觚(gū)--觚内插着时鲜花卉,并茗碗痰盒等物。地下面西一溜四张椅上,都搭着银红撒花椅搭,底下四副脚踏。椅之两边,也有一对高几,几上茗碗瓶花俱备。其余陈设,自不必细说。”
仅仅只是平常用来吩咐日常家事的耳房(小型办公室),亦是一应家具齐全:临窗大炕,梅花式洋漆小几,地下四张椅子(这四张椅子描写的较含糊,曹公没有注明椅子的材质与样式,圈椅还是官帽椅等),脚踏,一对高几,均铺以华贵的陈设:洋罽、靠背、引枕、条褥,都饰以龙蟒,小几、香盒、酒觚、茗碗乃至痰盒各有特色。
民以食为天,在“红楼梦”中围绕着吃的场景是最多的,各种名目的豪华宴饮及各种小型的聚餐,让人流口水之余,也能捕捉到各式红木家具的独特魅力。
在各种花式宴请之中,着墨最多的家具却是屏风,小件,与罗汉榻。仅以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 荣国府元宵开夜宴为例,就提到了上述产品。
民以食为天,在“红楼梦”中围绕着吃的场景是最多的,各种名目的豪华宴饮及各种小型的聚餐,让人流口水之余,也能捕捉到各式红木家具的独特魅力。
在各种花式宴请之中,着墨最多的家具却是屏风,小件,与罗汉榻。仅以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 荣国府元宵开夜宴为例,就提到了上述产品。
在荣府,原文 “尤氏答应了.一面走出来至暖阁前上了轿.尤氏等闪过屏风,小厮们才领轿夫。”虽然只是轻描淡写,可见其屏风是在各种摆件中司空见惯的,富贵可见一般。
而对贾母生活的宁府,对小件的描述更详细,原文“这边贾母花厅之上共摆了十来席.每一席旁边设一几,几上设炉瓶三事,焚着御赐百合宫香.又有八寸来长四五寸宽二三寸高的点着山石布满青苔的小盆景,俱是新鲜花卉.又有小洋漆茶盘,内放着旧窑茶杯并十锦小茶吊,里面泡着上等名茶.一色皆是紫檀透雕,嵌着大红纱透绣花卉并草字诗词的璎珞。贾府之荣,也只有两三件,上年将那两件已进了上,目下只剩这一副璎珞,一共十六扇,贾母爱如珍宝。上面两席是李婶薛姨妈二位贾母于东边设.一透雕夔龙护屏矮足短榻,靠背引枕皮褥俱全.榻之上一头又设一个极轻巧洋漆描金小几,几上放着茶吊,茶碗,漱盂,洋巾之类。”
在本回中,此次是荣,宁两府极隆重的元宵家族聚会,热闹中将各式所有物事的豪丽描写的极详细:小盆景、新鲜花卉、小洋漆茶盘、小茶吊、紫檀透雕嵌璎珞、短榻、洋漆描金小几。这些摆件无处不透露贾府的社会地位与生活的富足安康。名符其实的“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家具的传承即是物质的传承,也是精神文化的传承。看惯了城市的高楼大厦、钢筋水泥,逐渐回归的中式红木家具,蕴藏了中国古人的智慧与文化,给人一种清山绿水的宁静,如同一把经历了千年岁月的古琴,在轻轻拨动中,弦音清朴高古,通透又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