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1《认知觉醒》上篇:内观自己,摆脱焦虑p58-65

金句摘录:

️元认知能力就是觉察力,和自控力的组合。自我审视、主动控制,防止被潜意识左右的能力。

️我们天然被潜意识左右。

️成长就是为了主动控制

理智脑的战斗力其实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侧重学习、理解、记忆、运算的认知能力。另一方面则是侧重觉察、反思、判断、选择的元认知能力。

在这个主导权易手的过程中,一个人会表现出的明显特征是:能够主动控制注意力,不会被随机、有趣的娱乐信息随意支配。反应当中会有一个哪怕是零点几秒的间隔去思考或者审视,这个间隔就是你获得的教育或者经历的意义。

每当遇到需要选择的情况时,我们要是能先停留几秒思考一下,就有可能激活自己的理智脑,启用元认知来审视当前的思维,然后做出不一样的选择。一定要在选择节点上多花“元时间”。

️成为自己人生的思维舵手

元时间通常分布在“选择的节点”上,比如一件事情,一个阶段或开始或结束时。善用这些时间会极大程度地优化后续时间的质量。所有面临选择的时间节点,都可以被称作“元时间”,这个时间内,就做一件事:想清楚。

在选择的节点审视自己的第一反应,并产生清晰明确的主张。要想清楚,不仅要审视第一反应,同时还要有清晰明确的主张。

元认知能力强的一个突出表现是:对模糊零容忍。换句话说,就是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找出那个最重要的、唯一的选项,让自己在某一个时间段里只有一条路可以走。在自己行动力弱的时候,最好的自救方法就是把自己所有想做的事情都列出来,进行排序,找出最重要的那件事,让脑子清醒。

成为思维舵手有3种方法:

针对当下的时间、保持觉知,审视第一反应,产生明确的主张。

针对全天的日程,保持清醒,时刻明确下一步要做的事情。

针对长远的目标,保持思考,想清楚长远意义和内在动机。

元认知能力强的人就是这样:无论是当下的注意力、当天的日程安排,还是长期的人生目标,他们都力求想清楚意义、进行自我审视和主动控制,而不是随波逐流。

高尔基曾经说:每一次克制自己,就意味着比以前更强大。

感悟反思❤️:

在每个时间节点,选择尤为重要,是启动自己的“元时间”的时候,回顾前一段时间,自己的焦虑来自“想做很多事,但是很多事都完不成”,那段时间就陷入了非常大的焦虑,行动力是可以的,几乎一件一件事追着做,不让自己停下来,都没有休息的时间,靠毅力坚持一段时间偃旗息鼓了。看了这本书才知道,这是非常不佳的方式,让自己焦虑加倍,还会常常陷入自我怀疑:明明很努力了,为什么还要不成,时间那么快!

记得前几个月的时候,夏老师线下读书会赠送的咨询,我就咨询了这个问题,她让我列出每天日常惯例,我列了A4纸长长的一大串把整张纸都铺满了。夏老师看了说我这个是坚持不了多久的,因为一看就知道上面的问题,看似学习、读书、反思、工作、家庭都排进去了,但是完全没有休息和运动,而这两个这是保持身体健康,体力的最好方式。再后来,我重新排的时候把运动和休息都排进去了,发现时间更少了,更多事完不成了。后面共读社看《了凡生意经》说人不能同时做很多事,这是贪和傲慢。大概在上个月月初的时候,我每天从安排自己日常惯例,到如实记录自己每天在做什么,经过一过多月的记录,发现了自己的规律,以及一天要做多少事,进行了要事优先排序,目前整个节奏很平稳,即使外出旅游,也没有打乱太多。

有了要事优先的排程以后,现在不会焦虑,也误打误撞和书中的知识点吻合,就是因为有了比较弹性的安排,所以中间也有比较弹性的休息时间,只要把事情完成了就可以,中间可以畅快的刷一会手机,而且不会沉迷,也会一开始如实记录一下刷哪些东西,从一开始刷一些无聊的短视频、娱乐新闻、社会热点,现在更多的有针对性的刷一些有益的内容。

上次三月初去北京旅行,当时就一团乱了,只完成一件要事每天,很多事都没时间做,这次过来老家东北,虽然每天的行程也是睁开眼到晚上安排得很满,但是基本重要的事90%都完成了,而且整个人很放松。我很喜欢书中出现过这句话,该学习的时候好好学习,该玩的时候就好好玩。对于孩子的教育理念也是如此。像孩子,虽然也会玩iPad玩游戏,但是规定他多少时间,在这个时间段里我们也不会催他。前提是学习作业要完成,虽然有失控的时候,比如一到点,孩子不肯放下,开启是撒泼打滚耍赖,尤其刚开始执行的那段时间,但是家长只要有底线,坚持原则,扛住孩子耍赖几次,孩子就知道规则了,现在会自己主动排程了,更重要的是家长对孩子的用心和爱陪伴,当然也不需要24小时,每天的特殊时光尤为重要。还要成为孩子的榜样。

特殊时光,是我学习魔法父母和正面管教工具用的最多的,甚至现在每天的日常惯例里有,以前当妈妈真的太累了,24小时保姆,陪孩子的时候我想睡觉玩手机,我没事了想陪他孩子不跟我玩了。但是一天抽出最多一小时,专注陪伴,效果超级好。以前不理解为啥这个“育儿工具”那么灵光,现在明白了,其实也是“活在当下”,该干嘛的时候就专注的干嘛。这个“元时间”就是两件事中间的间隙。之所以以前刷手机停不下来了就是下一件事不够清晰明确,可做可不做当然选择不做,所以,清晰比毅力更重要。消除模糊,清晰选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