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打开手机,看到读书吧准备开启第二本《未名诗歌》的消息。第一本60天的打卡,虽然有一两天的中断,但我和敬宝坚持下来了,其中的相爱相杀画面只有我们自己体会。
征求敬宝意见,他毫不犹豫地说要继续打卡,但我却犹豫了:《未名诗歌》是一本非常好的诗歌文本,但对于敬宝来说,识字少是他目前读这本书的最大困难,60天的打卡是跟着我后面一句一句地模仿读出来的。我希望孩子每天的朗诵是可以自己通过“读”来慢慢体会其中的韵味,而不是简简单单地跟着我后面的模仿诵读。因此,我和敬宝商量决定:暂停第二本《未名诗歌》的朗读,等他自己再稍微大一点,独立自主地去品读这套书。
在60天打卡完之后,我和敬宝并没有停止朗诵,我就地取材引导敬宝开启了《日有所诵》和《小古文》的每日微信打卡,这两本书有拼音,相对而言,篇幅短、童趣多,孩子还是比较愿意自己朗读的,经过十几天的实践,我看敬宝乐于这样的朗读。因此,我决定将这两本书作为最近一段时间的朗诵素材。
作为家长,当然是希望孩子可以学的越多越好;作为母亲,我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乐中学,同时,我也希望在孩子的学习道路上,自己可以做好这个引路人,一起去尝试、一起去实践、一起去享受成果的喜悦!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