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之体验无边与论证有限

“文学是人学,生命是理性的,生命也是感性的,理性不能穷尽生命的全部。”

文学作品中,常常会涉及到一个话题——死亡。比如:安娜之死,沙威之死……探究人物死亡的前因后果,能引起我们对生命的关注,对人性本能的思考。《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之死,合乎艺术真实,符合情节的内在发展逻辑;安娜活下来,从这个角度发散思维,在濒临死亡之际,安娜是否有可能因对死亡极度恐惧或因对世界还充满迷恋而打消了自杀的念头呢?这也是有可能的。安娜求生,这是一种艺术真实,体现了生命的本能。人物的生存与毁灭,关键取决于作家的创作意图,而人的生存与死亡,却牵涉本能的力量。

我们在探究人物形象时,从理性的论证逻辑入手时,不要忘记了带着生命的本能,带着敬畏和怜悯之心去感知人性的温度。

有价值的事物的毁灭,更能震撼人心,激发人们对生命、对真善美的关注与思考。在阅读教学中,不妨试试引导学生带着理性,带着温情,关注生与死,探知生命的力量。这或许会比千万句“同学们,你们要珍爱生命,好好学习……”更有直击人心的影响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