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和笑,是孩子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反应。笑,往往让家人很开心,其乐融融;而哭,常常引起人们连锁的不满反应。
昨晚,弟弟说要看幼儿园学的歌曲《你笑起来很好看》的视频,大人们同意了。他拿起手机查看,自己爬到沙发角落上咯咯乐着看得津津有味。有点累的我叮嘱了一句“听完这首歌就放下手机啊!”,然后去卧室读书休息了。过了好一阵子,听到客厅里弟弟带着哭腔嗷嗷喊,姥姥说着“不能再看了,看太久了.....”
我起身到客厅,果然又是手机惹的祸。
姐姐也应声而来,坐到旁边教训弟弟“不能再玩了!”并作势抢走手机,弟弟更大声地嗷嗷哭喊,躺在沙发上又蹬又踹时踢到了姐姐,姐姐嚷着“哎,你还打我?!”......
本在喝茶的爸爸看不下去了,黑着脸冲弟弟说“给我!”弟弟的状态已经是鼻涕一把泪一把,手里死死攥着手机,嚷着“不行不行啊”
感觉满屋子每个角落都是他的哭声。.....
看这一幕我觉得又可气又可笑。
气的是,这小子已经会用大脾气抗议耍赖了;笑的是,一家人各个被这个小东西耍得头大,然而并没有多大的事儿。如果把孩子的哭声去掉,这就是“玩手机时间长了,该还给大人了”这么一件简单的事。
然而,这个过程中,姥姥、姐姐、爸爸都被小人儿的哭声扰乱了心思,跟着生气恼怒,情绪里还掺杂着“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遇到点事儿就靠哭解决,哪有个男孩子的样儿!”“都是妈妈平时惯的脾气”、“总爱看手机,眼睛就坏掉了”......
一旁密切关注这五六分钟内飞速的局势“恶化”的我,赶紧上前坐到沙发上嚎啕的儿子旁边。拿纸巾边擦着鼻涕眼泪,边耐心温柔地说“赫赫想再听完这首歌对不对?我们听完了就会交手机了”
小东西不再嚎啕,转成哼哼,小手快速在手机上操作“这个关不掉了......啊啊啊啊”,我帮他把手机页面上弹出的广告窗口关掉,他熟悉的页面出来了。他渐渐平复,念叨着“这个不需要了,删掉......这个也删掉......留一个小窗口在这儿......”我开口后前后也就一两分钟内他就按下了关机键,并把手机塞到我收里。
“好啦,我们去喝点水吧!”
“我要喝罗汉果水,去火!”
仿佛家里气氛的按键被反向启动,又变成了温暖、平和、宁静的流动。
反思复盘整件事,问题的根源在于大人的疏忽和急躁。最初我叮嘱了孩子听一首歌后就交手机,如果“一首歌”后就收回,孩子会配合。但大人没有及时收回后,孩子已经沉浸在手机中,姥姥要求交回手机的提醒,让孩子感受突然、不适,姐姐和爸爸的要求又有些急躁,引发了孩子的抗议。
我的“成功”操作无非多了一步——给孩子适应的时间,给他个心理准备。当然了,姥姥姐姐和爸爸和他的之间冲突也让他对“不能再玩了”有铺垫有感受,也是一种准备。于是,我温柔而坚定的语言和动作让他再一次恢复了平静。
在做事情过程中,不论大人孩子都需要对接下来的事情发展有心理准备。大人需要对未来的几周、几月甚至几年有计划和预知,才能够有安全感和稳定感应。而孩子,尤其小宝宝,需要对未来的时间,哪怕几分钟有自己的觉知。比如在公园玩耍,要离开了,需要提前些时间告诉孩子,最好运用孩子能理解能感知的“计时方式”而不是几分钟、几小时这种计时单位进行说明。比如,我们可以说,再悠秋千二十个就离开,或者我们再坐一次旋转木马就走。再比如,有特别的事情要发生,比如家里要来客人,尤其是人数多、人员陌生的时候要告诉小宝宝,家里要来爸爸的朋友,有一个叔叔和一个小哥哥......孩子会自己做好预知觉察和心理建设。再比如,我们去别人家做客,要告诉孩子,我们要开车两个小时去一个爷爷家,他需要安静,你说话的时候要小声音一些,不能吵到爷爷,他会头疼......
做好这样的铺垫和描述,孩子会调节自己,并在他的小小脑袋瓜中思考这些画面。如果他有问题,大人要及时解答和引导。那么这些变化对孩子来说挑战就会变小,孩子会更容易适应。哭喊吵闹的情况也会减少许多。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的时间还短,许多事情还需要适应和了解。习惯这一切的大人,其实也是从孩提时期过来的,只是时间久了我们已经忘记了这个过程,而把我们现在作为成人所熟练掌握的认识事物的快速过程强加给孩子们,常常搞得他们无所适从。他们吵闹发脾气常常是无法表达自己不适的反应。小宝宝则只好用哭闹来呈现。
小王子说,只有小孩子知道自己在找什么。他们把时间花费在布洋娃娃身上。因此对他们而言,洋娃娃就变得很重要。一旦有人将娃娃拿走,他们就会号啕大哭……
我们大人,走得太快,做事常常会跳过很多步骤。我们要像小王子提醒的那样,慢慢走,慢慢感受小孩子玩布娃娃的心情和节奏。
慢慢来,生活会多出许多欢乐和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