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朝望
西方的父亲节到了,该讲讲父亲的故事,文人雅客很会表达,有时用一幅满面皱纹的画脸反映人生坎坷的老父亲,有时用一个难忘的背影代表父亲的伟大,只有平民百姓把父亲的故事藏在心里,只有当一杯热酒喝到肚子里,肚里心里微微发烫,故事才会冒了出来……
像我爸爸讲他父亲……即我爷爷的故事,就是喝了些热酒才彻底说出,也是因为原来我有所误解,所以,今年初一在堂哥请吃的中餐餐桌上,我爸一一道出。
甘当人质的故事,爷爷为爷舅舅前途甘当土匪的人质,差点被撕票。
故事发生那时,爷爷还年轻,经常到他舅舅家里走亲戚,当时正好在舅舅家里(二房曾奶奶娘家)作客,爷舅舅在当时的民国县政府(宜北县)当个不大不小的官员,舅舅家在明伦乡百祥村,离老县城明伦街(解放后并入环江县)不远,县长为了诱捕横行在东兴乡一带的土匪头目"大佬覃",命令爷舅舅想尽一切办法,说服土匪"大佬覃"前来县城与政府谈判,爷舅舅是个对政府忠心耿耿的老实人,他唯一想出的办法是用正在自已家中的外甥……我年轻的爷爷去做土匪的人质担保,保证县政府的诚意。
娘亲舅大,在我家乡更是根深蒂固,爷爷对舅舅百依百顺,所以,立马答应服从舅舅的一切安排,甘愿做土匪的人质,让土匪关押,求得匪首"大佬覃"露面并到县政府接受和谈,双方谁都不想到最坏结果,反正双方都有人在对方手中。
我爷爷被转移到山上的匪窝,等待匪首谈判的消息,等啊等啊,几天过去了……,爷爷心中有种不祥的预感,在一个漆黑的半夜,趁机在匪徒睡熟时成功逃脱,在黑暗中走十几里山路,回到村里天才亮,到了家中,终于证实了预感,官匪谈判不成,县府决定在当天当众处决匪首"大佬覃"……,真险!如果爷爷不主动逃脱而被动等待,他将被土匪作为"以牙还牙"的牺牲品而必死无疑,如果他死了,就没有我爸和我了,也无法讲他的故事了。
也许,从那次经历之后,他认为凡事不能"等靠要",只有自已争取才能成功。
所以,他一生都勤奋进取,例如,在他辛辛苦苦挣得一定数量的资金之后,决定买下了位于村子前大河(中洲河)渡口边上的那片良田,河边的土地由大河淤泥长年累月堆积而成,土地平坦肥沃,爷爷心想有了这片自已支配的土地,就是一份永恒的家业,只要勤劳耕作,家业兴旺时日可待,可惜,自己享受收获谷子没有几年,就被政府执行土地公有制改革归公了,他的心血也像田边的中洲河流水一样,付之东流了,这是他的第二段故事。
这个故事,是在我小时候得到证实,那是有一年的立春气节,那天,我家里决定在厨房大堂上填土平整地面(家乡风俗立春节气填土吉利),当时,用于烧火煮饭的厨堂放着一个一米多宽的大水缸,大水缸底下垫着一块大石板,起着支撑水缸的作用,正当,全家人出动,轰轰烈烈,担泥挑土,平整夯实,被邻居的老人(与爷爷同辈的桂敏阿爷)看到后,对我们说:你们爷爷肯定在家里某个角落……比如大水缸垫脚石底下,藏有银元,(以前农村有银钱人通常是将银元装于坛罐人,密封再埋于土中),他说我爷爷当年既然有钱买下村前大河边的那么多水田,那么家里也应该还有余钱,你们不妨挖下去,说不定有惊喜……,那时,我们不知是太穷还是想不劳而获,几个孙子还真的在大水缸石板底下挖下不浅的坑,可是什么都没挖到……,只有我奶奶笑我们说:你们爷爷不会这样把财富留给后代的……,确实如此,他深知留给子孙"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事实也是,比如我看到爷爷经手留下:村子西面的大山(关公山)与屯后山之间山坳的油桐林,村边的露天桐油子晒坪和榨油坊(石制沟槽),家里使用的木制弹棉机、奶奶用的织布机等等,总之棉胎、织线,纺布、印染的所用工具,应有尽有,全是他亲手留下的,我虽然没有见过我爷爷,但从各种工具的光滑程度可以断定,爷爷留给子孙的宝贝(土地与工具)非常好用,相信我们不会饿着,如我奶奶教育我们的口头禅:人勤,不富也饱;人懒,不饿也穷……。
还有个小故事,是我听奶奶亲口说的,就是那次爷爷为官府扺命当人质、差点被撕票又成功逃脱回来,之后,我奶奶去问"花婆"(从事迷信的巫师),"花婆"说这次爷爷险中得救的背后原因,是爷爷平日积德行善,感动了神灵,所以,冥冥中神灵在指导他逃脱魔掌……,爷爷得知后心想:有朝一日,待到自己家中宽裕,一定办大礼(摆牛头祀品、请师爷烧香念经等礼仪),答谢神灵,但因世事沧桑,特别是经历上世纪五十年代未"三年大饥荒"之后,爷爷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最后,向神灵答谢的心愿终未实现……。
我爷爷虽然养多个子女,孙子(含外孙)二十多人,算是子孙满堂了,可是他去世时,还有子女没成家立业,他也没有见到孙辈所有人,知道他的故事也不多,但作为他的后人,应该不能忘记他的故事,虽然没有机会听他亲口对我们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