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丑章句下•第三节陈臻[zhēn]问曰:“前日于齐,王馈[kuì]兼金一百而不受;于宋,馈[kuì]七十镒[yì]而受;于薛,馈五十镒而受。前日之不受是,则今日之受非也;今日之受是,则前日之不受非也。夫子必居一于此矣。” 孟子曰:“皆是也。皆适于义也。当在宋也,予将有远行。行者必以赆[jìn],辞曰:‘馈赆[kuì jìn]。’予何为不受?当在薛也,予有戒心。辞曰:‘闻戒。’故为兵馈之,予何为不受?若于齐,则未有处也。无处而馈之,是货之也。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 公孙丑章句下•第四节孟子之平陆。谓其大夫曰:“子之持戟[jǐ]之士,一日而三失伍,则去之否乎?”曰:“不待三。” “然则子之失伍也亦多矣。凶年饥岁,子之民,老羸[léi]转于沟壑[hè],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曰:“此非距心之所得为也。” 曰:“今有受人之牛羊而为之牧之者,则必为之求牧与刍[chú]矣。求牧与刍而不得,则反诸其人乎?抑亦立而视其死与?”曰:“此则距心之罪也。” 他日,见于王曰:“王之为都者,臣知五人焉。知其罪者,惟孔距心。为王诵之。”王曰:“此则寡人之罪也。” 公孙丑章句下•第三节陈臻[zhēn]问曰:“前日于齐,王馈[kuì]兼金一百而不受;于宋,馈[kuì]七十镒[yì]而受;于薛,馈五十镒而受。前日之不受是,则今日之受非也;今日之受是,则前日之不受非也。夫子必居一于此矣。” 孟子曰:“皆是也。皆适于义也。当在宋也,予将有远行。行者必以赆[jìn],辞曰:‘馈赆[kuì jìn]。’予何为不受?当在薛也,予有戒心。辞曰:‘闻戒。’故为兵馈之,予何为不受?若于齐,则未有处也。无处而馈之,是货之也。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 公孙丑章句下•第四节孟子之平陆。谓其大夫曰:“子之持戟[jǐ]之士,一日而三失伍,则去之否乎?”曰:“不待三。” “然则子之失伍也亦多矣。凶年饥岁,子之民,老羸[léi]转于沟壑[hè],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曰:“此非距心之所得为也。” 曰:“今有受人之牛羊而为之牧之者,则必为之求牧与刍[chú]矣。求牧与刍而不得,则反诸其人乎?抑亦立而视其死与?”曰:“此则距心之罪也。” 他日,见于王曰:“王之为都者,臣知五人焉。知其罪者,惟孔距心。为王诵之。”王曰:“此则寡人之罪也。”
《孟子》卷四 公孙丑章句下(3-4)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孟子》卷4公孙丑章句下诗解3收馈必义有过知改 题文诗: 陈臻问曰:前日于齐,王馈兼金,一百不受; 馈七十镒,于宋...
- 7.27共修孟子第十五课(公孙丑章节下第三节+君子以道相交,不能以利相取),原文如下: 公孙丑章句下·第三节 陈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