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步子走得慢了,性子不再毛躁。走过大半生,开始审视自己的生活态度,于是汪老的《生活是好玩的》就入了我的眼。
该书分有味,草木和春秋三辑,从《美食》,《植物》,《旧事》三部份来展现汪老的生活情趣。平常的一草一木,一茶一饭,在他笔下变得生动有趣。
第一章有味讲故乡的炒米糕,端午节“十二红”的午饭,高邮的双黄咸鸭蛋,野菜,东坡肉,云南的干巴菌,过桥米线……让我沉浸在他的美食里无法自拔。
汪老的这些食物在儿时的乡村,最寻常不过。那时,我们吹着乡野的山风唱起童谣,趟着小河的水摸螺蛳,抓螃蟹,捞鱼虾,直到它们变成我们餐桌上的美味。然后一家子享用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其乐融融。
如今,蜗居在城市的我们,出入富丽堂皇的酒店。精致雕刻的拼盘,五色俱全的食物,满足了我们的食欲,却没有了儿时品尝时的快乐。后来陆续出现了农家餐馆,原汁原味饭店,仍然找不到最初的味道。因为少了汪老所说的烟火气。
当年的汪老对南方的一些食物,透着稔熟的顺畅,看看我的口水也流了下来。吃,是生存生活的本能。热爱食物的人,他的生活是有滋有味美好的。
人知五味更能体会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第二章草木,汪老在一草一木间怡情。玉渊潭洋槐花盛开,像下了一场大雪,白得耀眼。他观察养蜂蜜人的生活,看槐花花开花落。
他描述家里旧园里的腊梅,折技插梅。感悟真正的岁朝清供:一间茅屋,一个老者手捧一个瓦罐,内插梅花一枝,正要放到案上,题目:“山家除夕无他事,插了梅花便过年。”这副岁月静好的画面,一直停留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
读完汪老草木一章,我会感叹他赏花品木阅人,淡然真我的情怀,那颗纯朴的草木之心。
第三章中的翠湖心影一文,字里行间透着汪老的诙谐幽默。有个姑娘,牙长得好。有人问她:“姑娘,你多大了?”“十七。”“住在哪里?”“翠湖西?”“爱吃什么?”“辣子鸡。”
过了两天,姑娘摔了一跤,磕掉门牙。有人问她:“姑娘多大了?”“十五。”“住在哪里?”“翠湖。”“爱吃什么?”“麻婆豆腐。”让人不由地“噗嗤”一笑。
当今的我们向往诗和远方,汪老则随遇而安。移步即景,塞里木湖的蓝,翠湖的绿。夏虫的浅吟低唱,是大自然扑面而来生生气息。
我们每天匆匆来,匆匆去。从来没有留意身边的景色和有趣的事,我曾读到关于跑步的故事。一个青年人优越感十足冲到老人的前面说:“咳,你们这些老人啊,到底是跑不快了啊。”
老人不生气边跑边说:“年轻人,你的前边是什么呀?”青年说:"是路啊。”老人又问:“路的前边呢?”青年说:“还有一座桥。”老人说:“桥的前边呢?”青年说:“是一片树林。”老人问:“树林的前边呢?”青年人说:“也许是山吧。”老人问:“山的前边呢?”青年说:“我看不见,恐怕就是生命的尽头了吧?”老人说:“那你跑那么快做什么呢?”
是啊,我们每天这么匆匆干什么,错过感悟美好事物的点点滴滴。汪老无疑是大智慧的,他说:“我们有过各种创伤,但我们今天应该快乐。”他从大动荡的社会里走来,一生颠沛坎坷,却过了今人所没有的慢与闲。
他写字画画,快乐,温暖不乏趣味。读他的文字让我们更加热爱生活,珍惜每一天。
让我再重温那段让人悸动的文字:我后来到过很多地方,走进过很多水果店,都没有这家水果店的浓郁的果香。
这家水果店的香味使我常常想起,永远不忘。
那年我正在恋爱,初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