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休息,和老公一起去市里新房偶住。
一觉睡到日上三竿才爬起来,我要老公陪我去对面的奥特莱斯逛逛。
据说已经开业快一年了,外表看来非常高大尚,可惜经常从门口过来过去的我们,却一次也没去过。
市中心的苏宁和远处的万达,我们还抽时间溜达了一回,家门口的奥特莱斯怎么也得去看看。
穿过如梭的马路,淮海环球港跃然眼前,难得一见的蓝天白云下,是不是有好莱坞大片的壮观。
今天天气真的很好,秋高气爽,蓝天白云,,忍不住让人抬头仰望,蓝天之上,白云缥缈,风景这边独好啊!
在一家中式快餐店,几十块钱就填饱了肚子。
在我看来,吃饭似乎成了再简单不过的事情——奥特莱斯地下一楼和四楼,全都是各具特色的美食一条街,只要你手头上有马尼,想吃啥买啥。
吃饱喝足的我们坐上了观光电梯,一直上到四楼,一出电梯,我就被眼前开阔而又繁华的一幕吸引,掏出手机拍不停,老公直笑我——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了。
可不是,成天在小地方徘徊,山村野景不错,咱也稀罕一次大城市的热闹和繁华啊!
肚子不饥,腹中有食,再看那些琳琅满目的各色美食店,却也提不起多少兴趣,拉着老公,顺着迷宫一样的街巷继续前行,两侧店铺或装修豪华,或独具匠心,看起来倒也赏心悦目。
转过一个拐角,面前豁然开朗,恍若走进一片浪漫的天空—头顶之上精心的设计,蓝蓝的天,白云朵朵,似乎还有星星在闪烁——原来是明亮的灯光啊!
脚下有段透明的栈道,可以看到一楼的繁华,我还没站上去就一阵眩晕,溜着墙根走过来,忍不住又掏出手机。
"玻璃反光,照不清晰,晚上夜灯设过来,才好看呢"。
一个小伙子好心提醒嗯我,我呵呵一笑,有点不好意思。
老公在前面发现了一个好地方,招呼我过去,居然是一处知青纪念馆。
老天,在这个寸土寸金的高档商业区,用那么大手笔建设一个纪念馆,姐也是醉了。
姐是真醉了——从来的商业卖场,到处弥漫的是铜臭气息:衣服、鞋袜,电器、家居……居然有人别树一帜,鼓捣出这么一处独具怀旧特色纪念馆。
真让人咋舌,更让人欣喜!
纪念馆里根本没人——大家出来是逛商场,谁有我和老公的无聊啊!
两个加起来八九十岁的人,雀跃着像两个孩子,在一副又一副展厅前驻足、留念。
老旧物件,响亮的口号,一幅幅照片上洋溢的青春面孔,似乎就在昨天……
或许就在转瞬间,或许已经沧海桑田,斗转星移,时代变迁,过去的烙印已经被刻在了斑驳的墙上,随同逝去的还有上一辈人们火热的青春。
青春无悔——呵呵,悔又能如何,大浪淘沙,每个时代都会有每个时代独具特色的故事,过去的都会有无尽的怀念,如同这个纪念馆,谁又能说不是他们心灵的寄托。
人生就如同一列火车,每个人都有他的月台和归途,路漫漫,只要有信念,城市和乡村哪里都大有可为啊!
半个世纪之前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下乡运动,响彻神州大地……而今天,却有千千万万的乡村人正悄然汇入了城市,成为大都市商业圈的一员。
时代的变迁,若干年后,是不是换成如许的词注——我们也有两只手,我们要去城里谋发展。
经济的发展,未来我们也会怀念,怀念宁静乡村的安然,初次步入城市的忐忑不安,更多的奋斗发展史,是不是会像这个一样,也建成一个纪念馆。
在油画前,我久久驻足,望着画中对比鲜明的主人公,我心头忍不住涌出一股浓浓的酸楚。
生于1976年的我,没机会经历那个狂热的时代,自然无法理解那个时代所谓的爱情观。
可是作为一个女人,我却能理解一个女人在社会大背景下,无奈和心酸——如果不是情非得已,谁不想嫁个情投意合的男人,可在那个时代,更多女人选择了屈服,对命运和生活的屈服。
你说她投机也罢,软弱也罢,生活的艰辛或许只有经历过,才能深深明了其中的精髓。
就如同今天的打工妹傍大款——呵呵!其实也颇有时代特色啊!
是不是很熟悉的感觉——宽银幕,长板凳,排排坐,看电影——《小兵张嘎》,《铁道游击队》……夏夜乡村,多少喧嚣永远停在了记忆里。
瑾以此,献给那些逝去的日子,那些发生过的故事!
感谢,建造者!在繁花的城市,居然留了一处幽静的地方,让无处安置的灵魂和思绪有了一个怀旧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