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是可以让人幸福和快乐的学问。人要幸福快乐,欲望就得被满足。而资源的稀缺性与欲望无穷存在永恒的矛盾。经济学就是研究资源的有效配置,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尽可能满足人的需要,实现人的欲望。
所谓经济,就是划算。那我们什么事情才经济划算呢?这就需要考虑经济成本,即机会成本。一件事的机会成本,是由于做这件事而放弃其他用途中价值最大的那一个价值。也就是说,我们做事情,不断要看从这件事中得到了什么,还要看做这件事失去了什么。如果失去的比得到的多,那么这件事就不值得做。如一个人的工作,原来在事业单位上班,朝九晚五,年收入10万。现在有个创业机会,年收入15万,要不要做呢?看上去很有吸引力。如果说创业的年会计成本是7万,年净收入就只有8万,我们可能需要考虑下了。再者,如果创业给我们带来经验,折算的年经验收益是3万,这份工作我们要不要考虑?最后发现,创业后每天起早贪黑,没有时间陪伴家人,身体也搞垮了,这笔买卖还划算吗?在经济生活中,就是通过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把资源不断的配置到有经济利润的地方去。经济利润,就是收入-经济成本。价格是市场机制的中枢,指导者着市场各参与者的行为。
另一个问题是,把事情做到什么程度才是经济的?这里需要用到经济学中边际考虑思维。所谓边际考虑,就是只考虑最后一个单位或新增加的一个单位因素所引起的变化。我们做事情,在条件一定的情况下,每次新增加一份努力,所得到的回报并不是一样的,而是递减的。譬如,一块土地,每增加一个人力所获得产量是递减的,即边际产量递减。一个人,每多吃一份巧克力所得到的满足感是递减的,即边际效用递减。很显然,如果人力无限,我们完全可以投入足够人力直到边际产量为零,从而获得最大总产量。如果巧克力足够多,我们完全可以吃到想吐。但现实往往是残酷的,资源是稀缺的,投入是要付出成本的。经济学告诉我们,要想利益最大化,做事情的程度是不断比较边际好处与边际坏处,直到边际好处等于边际坏处达到均衡。经济学把边际好处叫做边际收益,边际坏处叫做边际成本。经济活动中,消费者购买的最后一单位商品,就是让自己花钱所导致的效用损失和商品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厂商生产的最后一单位商品,是让生产的边际成本与销售的边际收益相等。
经济学有个前提假设,即人人自利。这里的人,指经济人。包括自然人,也包括家庭,厂商,政府等经济活动的参与者。经济学认为,每个经济人,都是在给定约束下追求自己的利益极大化。这个假设是经济学基础,否定了它就否定了经济学。
我们常说的好人好事,并不代表做好事的人不是自利的,这个过程肯定满足了他的某种需求,可能是物质需求,也可能是精神需求。人人自利,从自身利益出发行事,并不一定是坏事,恰恰相反,无形中实现了他人或公众利益,而且要比从他人利益出发行事,产生更有力他人的结果。因为当人们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行事时,竞争的压力迫使他做出有利于他人的事,这就是看不见的手-市场的力量。市场的本质是个人的,是个人在自利心理诱导下的选择行为。在主观上,是利己的,但在客观上,却必然利他。
这里要强调,自利并不是损人利己,而是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增进自己的利益。哪些偷工减料弄虚作假,已经超过了经济学范畴,是法律问题了。另外,我想到,经济学自利,为什么在环境保护上是失效的。按道理说,保护环境对人人都是有利的,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不更应该发挥作用吗?现实却不是这样的。我想,首先,人更趋向于追求眼前的利益,而环境保护的好处不能马上显现。其次,获取环境资源的成本为零或者很低,缺乏竞争。我们看到政府的各种环境政策,目的是增加企业环境支出成本。互联网下,各种共享经济实际是在实现其他经济利益的同时间接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支付宝下的蚂蚁森林,是在从个人出发保护环境尝试,可能以后我们每个人都有绿色信用也说不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