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么有影响力,你知道吗?不,你不知道。
生活中,形形色色影响你做决定的因素,可能是你从来没注意到的地方。这本《影响力》将会告诉你其中的六个方面。
(一)互惠原则
“互惠及其伴随而来的亏欠还债感,在人类文化中十分普遍,正是因为有了互惠体系,人类才成为人类。”人是群居动物,单枪匹马在最开始的生活中很难生存。只有互帮互助才能生存。这时候,逐步形成了互惠体系。
只是这样的关系,真的是好的吗?并不。相反,这一原则可能还经常被他人滥用。“哪怕被人硬塞了些好处,我们也会产生亏欠感。”因为这个原则,不少人被迫偿还那些不得已的欠债。防止这一现象的发生,最佳的办法就是不要随意接受他人的好意,学会适时拒绝。
(二)承诺与一致
“保持(并显得前后)一致的动力,是一种威力巨大的社会影响武器,他经常令我们做出明显有违自己最佳利益的行为。”当自己作出一个承诺之后,之后自己会陷入死胡同:“这个某某看见了,如果我不继续做怎么办?”便会逼着自己完成这件事情。为什么说想要完成一个目标最好公之于众?因为保持前后一致是每个人的本能。要是不一致,总会觉得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缺了个边角,怎么也补不上的感觉。
该怎么防止这一现象的发生?那就是:不要轻易做承诺,对自己不是很有把握的事情不要逞一时口舌之快而当众答应,不然到时候后悔莫及。
(三)社会认同
“周围的人认为我们怎么样,对我们的自我认知起着十分重要的决定作用。”一直在寻找认同感的我们,特别看重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也更跟随大流——一般来说,在我们自己不确定情况不明或含糊不清、意外性太大的时候,我们最有可能觉得别人的行为是正确的。
但似乎对大部分人来说,跟随大部队是常态。不跟随似乎不合群,与自己想要的认可南辕北辙。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在做一般决定时,可以跟随大部队;但是在做重要决定时,三思而后行,切记莫要人云亦云。
(四)喜好
“我们观看比赛并不是为了它固有的表现形式或艺术意义,我们是把自我投入了进去。”对自己喜欢的事情,全神贯注地投身其中是很正常的事情。但这同样也会成为别人乘机而入的一个缺口——喜好往往是让双方关系变好的极佳办法。
该怎么辨别是否为真的喜好?很简单,看交流一段时间之后会不会扯开去别的话题,并且是带有利害关系的话题。如果是,那多半就是假的了。
(五)权威
“很多情况下,只要有正统的权威说了话,其他本来应该考虑的事情就变得不相关了。”权威是什么?一般都是我们奉为圭臬的事物。而这种事物一般散发着光芒,不容置疑。看到这些事物时,我们会自然而然的低下自己的头颅,不敢反驳。然而权威真的就是权威吗?其实并不。权威可以通过外在去伪装,通过头衔去包装。
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很简单,不要被权威所震慑住,坚持自己本心即可。
(六)稀缺
“想让信息变得更宝贵,不一定要封杀他,只要把它弄成稀缺就好了。”同理,为什么钻石黄金如此宝贵?因为稀缺。为什么皇室成员总是备受关注?因为稀缺。以上的种种,都是因为稀缺所致。“对失去某件事物的恐惧,比得到某件事物的喜悦更能激发他人的好胜心”说的不正是这个道理吗?
稀缺并不意味着宝贵,它仅意味着量少。莫被稀缺性冲昏了头脑——想想自己在入手东西时,想想是不是必须的?如果是,大可放心入手。如果不是,那可得好好斟酌了。
读完这本书,才发现这六个策略都有方方面面的渗入每个人的生活,每个人或多或少的都会受一定的影响。一开始可能很难判断,但只要坚持下来,定会避开许多雷区。正如作者所说,“在对某人或某事做判断的时候,我们必须保持冷静采用一切合理的办法,抵制、威胁、对峙、谴责和抗议那些虚假信号,从而不至于掉入他人的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