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测试目的
获取性能指标(以提升用户体验为目标来制定性能指标),发现问题,输出分析报告
2、收集并确认需求
谁提出(一线客户、测试人员、内部监控)?什么系统?哪些页面?什么功能或流程?什么期望(达标,优秀)?从系统稳定,业务重要性,使用频次,其他特殊要求等角度出发,确定优先级,输出第一版用户式需求
3、测试环境配置
主要指服务器环境,包括服务端硬件,软件,集群,网路等,核心思路是模拟配置低于或者接近生产环境
4、搜集功能现有实际客观数据(埋码),完成首轮全面性能测试简要数据搜集(摸底,初步定位性能原因)
模拟业务,录制脚步,输出吞吐量【tps,并发数,响应时间,点击率,错误率,tpsr(每个业务请求的事物处理数,体现业务复杂度)】,【服务器系统资源占用(cpu,内存,磁盘IO,服务器负载)】,【网络(流量,连接状态监控)】,结合第一版用户式需求,评审出第二轮最终性能测试指标及验证需求
5、结合评审结果做针对性测试
根据指标确认搜集方式,确认如:改变负载的可靠性测试,验证容量的压力测试,寻找最优配置的配置测试
6、分析验证指标输出测试报告
体现稳定值,最优值,瓶颈值,问题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