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临近中高考之际,笔者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很是常见,往往每个班级都有好多同学是如此。老师在讲台上讲数学,这些同学在刷英语或其它科目的题目,总之干一些与当堂课老师所授无关的所谓“努力学习“之事。事后,我与这些学生聊天谈及这个问题,他们的回答:老师讲的太慢了或我已听懂了,快考试了,别的科目我还没复习;其它科目薄弱些,不利用这个时间补,没什么时间可用;老师讲的我也听不懂,所以做自己最喜欢的英语等等。
据笔者观察,上述这些不循规蹈矩的同学,绝大多数其实成绩都不咋样。老师讲一套,自己在下面搞自己的一套,而能有所出息的人非理科实验班的部分同学莫属,其他班级成绩很好的同学寥寥无几。
这让我想起了一则禅宗公案”饥来吃饭困来眠“——有人问大珠慧海禅师在修行中是怎么用功的,他回答:”饥来吃饭困来眠。“对方说:”大家不都是这样的吗?“禅师又说:”不同。他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思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嘴巴吃饭时心也在吃饭,身体睡觉时心也在睡觉,心无旁鹜,身心专注于一事一物,这就是禅师异于其他同修之处。
首先我们要明确,中高考前的复习阶段,老师绝对是过来人,他们知道此时的重难点及高频考点,认真听课必将事半功倍。抛开这些不管,处于课堂当时的噪杂环境,试想你做自己的题目能做到一心一意吗?效率高吗?这部分同学往往是当堂课的内容没掌握好,自己的题目不但没刷几个,更重要的是毫无效果可言,收效甚微,说严重点毫无收获。
与其这样不如单纯些——该干嘛干嘛,上数学课,全神贯注地听数学,上英语课,心眼口专注于英语,看似只学了一点点,可是日后不需花什么时间再来复习,实则占了个大便宜——后面腾出来的时间可用于弥补自己薄弱的科目。这正如上述的禅师到了吃饭时就认真吃饭,该睡觉时就睡觉。
有请诸位仔细观察下周围有一部分同学:给人感觉学习起来非常轻松,好像从未见过他们开夜车,除了上课外似乎该玩时就尽情地在玩耍。没花什么气力,成绩出乎意料的好。让很多人很是疑惑不解。现在我们终归明白,这小部分同学看似吃亏——按部就班地跟着老师(没点个性,呵呵),实际上捡了个大便宜——让你羡慕嫉妒恨吧,呵呵。
该干嘛干嘛,才是最好的学习状态。良好的学习状态才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不传之秘。心动不如行动,快快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