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峰出身木匠家庭,青年时是集体的标杆,后不断被社会的发展而周折命运,无端增加了许多非凡的经历,却在芳华已逝的年龄落于普通。
原本我们以为他青年优秀,是大家效仿的榜样,应该在未来是杰出的成功人士。
可是故事并没有按照我们俗套的想象发展,生活往往也不会按照我们俗套的想象发展。
是的,刘峰中年退伍后的生活并没有成为杰出的社会精英,也没有如他在战场上那样英勇。他依旧会世俗的向别人送烟,也出他所料的受别人欺负,但他并没有像当年把战友从沼泽里救出那样震撼的举动,只是像只讨厌的苍蝇,乱叫几声而已。
这个故事有很多角度,而对我来说,让我感触最深的仍然是刘峰的命运。心疼刘峰曾经为爱放弃前程,也许他选择前程,他的中年就不会是跑腿的。心疼刘峰在青年的时候做了一个优秀的人,如果他不优秀,也许命运的悲剧对观众来说也不会显得那么不搭噶。心疼刘峰在战场上选择去救那个战友,如果他自私点,也许就不会变成残疾人,芳华已逝后的他在别人眼里也能像个正常人一样,少了些许短暂的怜悯。心疼刘峰在爱情面前没有选择一个能给他安稳的人,总是不满足的太太最后还是选择了离开,而且选择的对象也并没有跳出他们这个层级,如果选择一个能给他一个温暖的家的人,也许他的命运看起来也不会那么凄凉。
现实中,我们太多人都是刘峰的角色。当陈灿退伍后奔忙赚钱,可以去拿地的时候,我们可能就是刘峰还在为了每个月的300块而累死累活,倍受社会的挤压,喘息在劳苦中。我们即使人很好,但是我们很难跳出我们的层级圈。我们即使很英勇,但是我们很难与社会的变迁对抗。我们即使很聪明,但是我们很难做出每个正确的选择,即使是在爱人这件事上。
芳华时,我们梦着,爱着。我们会做沙发,会修表,会跳舞,会唱歌。
芳华过,我们随波逐流着,我们奔波赚钱着,我们相亲,结婚,生儿,养家。我们似乎什么也不会了,只会赚钱,但是也总感觉赚不够。
芳华时,我们会为了爱,为了梦,哭泣,呐喊,大笑。
芳华过,我们面无表情,我们强颜欢笑,我们无喜无悲。
看过影片,芳华时的人说这部电影尺度大,故事有点流水账,有文艺气息。然后三五好友聚一起喝点酒,哈哈大笑的评论着冯小刚,评论着黄轩。
看过影片,芳华渐逝的人不再说话,脑袋里回忆了很多,流泪的轻轻擦了一把,然后一声长吁,起身牵起身边的那个一起经历了很多的他(她),两个人什么都不说,有的在伤感刘峰的命运,有的在感慨人生的无常,有的在回忆青春的往昔,有的在对身边的这个人说一定要好好在一起。然后一起回家,点了灯或者烟,迟迟难以从故事的惆怅中抽离。
大环境的改变对个人命运的影响是难以反抗的,无论哪个年代,都是一样的震荡波折。无论哪个年代,都有他芳华时的大梦想,也都有岁月让他们凋零的痕迹。无论哪个年代,都有层级对命运的影响,但我们还是都在努力改变,哪怕只是改变一点点,也是一种极大的荣幸。
不是好学生就会是杰出的精英,这个现实的观点,只有在身边人那些曾经看似那么一样的我们已经都变的那么不一样之后才会明白。没人教我们,只有用岁月去证明和领悟。
然后才知道,知足也许是保持幸福最佳良药。就像影片片尾说的那场聚会一样,每个人都已经变了容颜,也都有个各自不同的生活,或张牙舞爪,或踌躇满志,或抱怨社会,或百无聊赖。只有刘峰和何小萍对生活知足,待人和善。
反转看到我们的同学聚会,亦是如此。
艺术不分年代,总是能贯穿每个时代人的心灵。好的作品是让人的思想和心里都有延展性,或思考或惆怅或欢笑,或看清了一些已经懂得道理,或了解了一些没懂的道理。
《芳华》影片观后各有声音,但芳华渐逝之人,略有感伤,也应该认证思考,如何能让那未知的岁月变的更加平静,或添几笔浓烈的色彩,让这幅画不至于只有一笔追逐活着的草稿。虽不至于让画成为艺术品,但至少让它看似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