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四年前丹桂飘香的金秋九月我来到新的学校开始新的工作,满以为凭着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对学生的那份浓浓的爱以及对工作的满心喜爱可以在新学校大展宏图。
但事实却是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记得报名当天我就发现班里有一个叫朗朗的孩子与别的孩子不同。报名那天朗朗由妈妈陪到学校,木讷的站在我面前,手不停的放到嘴里去咬、呆呆地看着地板。当我问他的名字时,在妈妈的提示下才口齿不清地说着可是我一个字也没有听懂。我的心顿时凉了半截,哎呀这特殊学生可这怎么教啊?
随着时间的斗转星移,在教学中我对班级对朗朗的了解更加深入。原来朗朗的父母都是本科学历、对他的学校生活很重视、他是因为生产时造成的智力障碍、他很喜欢劳动……为了让更多的同学接纳他,我请他在夏天的早晨到校后给花浇水,他很快乐地接受任务并做得很棒。每天午餐后他还总是主动打扫楼道、热心为大家服务,老师和同学都越来越喜欢他,他从劳动中体会到了快乐和幸福。但他在与正常的同学相处、学习时总是很自卑。通过与家长交流,我为他找了一位认真、负责的组长,在小组学习中多关心他,多给他展示的机会。并请家长在家积极配合老师的要求对其进行辅导,在课前我也根据他的具体情况单独设计前置学习单。时间是检验一切的标准,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自信有很大提高,同学们也尽己所能的帮助他,班级同学之间的相处也越来越和谐、融洽。
去年我区开展了特殊教育课堂大赛,我借着学校为我提供的机会为朗朗量身制作了一堂随班就读课,让他自信大增。在录课前他家长很担心他不敢上台发言,他自己也一再给我说:“蒋老师,我可不可以不去嘛?”我给了他一个拥抱并告诉他:“你可以的,你有能力站在讲台中央。”并送给他一个超人图片,让他带着去上课。
在课堂中,第二个环节是“回顾所学 加深巩固”我让组长课前反复教他读本课的词语,在课堂中开火车读词语时就从他那儿开过。
轮到他读的时候,他站直后才大声读出来。虽然他的“耕耘”的“耘”读错了,但我还是及时的表扬他“耕”字的发音准确,我发现他居然露出了羞涩的微笑。从微笑中,我想他也一定体会到了参与到课堂中的乐趣吧!
在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教学第三环节小组进行展练时,我看到朗朗所在的小组也积极举手,我就把第一个展练的机会给了他们小组。没有想到,在助学伙伴的帮助下,朗朗也参与了展练。虽然只是简单地读了“孩子们高兴极了”这一句话,并且面对全班同学在讲台回答问题,他的声音不洪亮还带着些颤抖,但是对于他来说这已经是非常大的进步了,同时进一步让他找到学习的快乐,并提高了他对学习知识的兴趣。
在教学第四环节“各抒己见 拓展延伸”时,我根据朗朗很喜欢劳动的特点,课前就让家长拍摄了一些他在家劳动的照片,并在课堂中让他上台进行展示,树立他的自信,领悟到自己用简单的劳动,给别人带来帮助,从而体会到自己的价值。
录课完毕后,朗朗激动地跑到我面前说:“蒋老师,我都回答了问题的。” 我认真地对他说:“你看,你也有能力上讲台回答问题,对吧!以后还要加油哦!”并向他竖起了大拇指,他欢呼着跑回来教室。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指出:“有特殊需求的孩子,应该得到正确健康的认识和接纳,他们和正常孩子一样,应该享受生存和发展权、自由权、身份权、平等权、隐私权、安全权和权益保障权!”和正常孩子一样,他们天生渴望并需要归属感和价值感。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日明中。”临近毕业的最后12天,金秋又将到来我将珍惜这份特殊的师生情,珍惜他带给我的回忆——那些美好的点点滴滴、那些艰难困苦,我决定要把他留在记忆的深处,继续践行我的教育之路。愿朗朗的未来如秋日蓝天般明亮、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