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秋风习习,黄叶在最明亮的时刻飘然而下,美得令人窒息;天非常蓝,云也非常白,蓝天白云下仿佛空气也有了宜人的味道,令人陶醉。
在一如既往的好天气里,她如往常一般抱着书本走过林荫,神色和润又明媚,气质却偏清冷,高瘦纤细的身影不显得单薄,反而透着凛冽。
此刻,她的心情有着几分惆怅,因为即将来临的离别,更因为这样的气息让她想起的一些想要忘记的过去……
她来自北方,就像来自远方。远方是个很缥缈的词,她却在三年前用自己的形单影只和长途跋涉诠释了它,深刻而完整。
2
彼时的她,满身伤痕满身刺。
她有一个不快乐的童年。祖辈封建腐朽,父母工作忙碌,她的成长,受到了太多的忽视。
在刚刚告别童年的年纪里,父母离婚了,然后各自离开,空荡荡的房子里从此只有她一个人。他们走得那么平静,即使在她哭闹不休的时候依然不动声色,好像在看着一场只有她参与的闹剧。没有人记得,她还只是个孩子。
她看着他们的背影,潸然泪下。那时的她,还不懂得何为悲伤,还困惑于成人世界里的瞬息万变。后来的后来,她知道,穷尽一生,也不会有人明白那时的被抛弃、对她来说伤害有多大。
那个夏天那么漫长,漫长到时隔多年她仍然可以记起那时的蝉鸣有多么聒噪烦人。
那年的九月,她步入初中。唯一知情的朋友违背承诺,罔顾她的悲伤,将她最羞耻、最不想为人所知的一面告诉了别人。于是,所有人都知道了她是一个没有人爱没有人关心的孩子——她成了所有人同情和嘲笑的对象。还未愈合的伤口被狠狠撕裂,她还是只能独自一人舔舐伤痛。
她那么骄傲。
她再也未曾与那位朋友交谈过,她的世界崩塌过,所以背叛、意味着再不原谅。即使在那个年纪里,所谓的背叛其实并不那么沉重。
3
她个性极强,倔强而敏感。在众多异样的眼光中她走过了夏,走过了秋,转眼到了冬天,她却越来越沉默,越来越孤僻。然后,终于迎来了疼痛的叛逆期。只是,她的格外长,格外轰轰烈烈。
她学会了抽烟,学会了喝酒,学会了穿着奇装异服招摇过市,学会了所有教条和规则下不被允许的事情。她流连街头,茫然无措,甚至不知道自己来到这个世界的意义是什么。她唯一知道的是,同学眼中的不屑愈来愈浓郁,老师的失望愈来愈明显。可这些,又有谁会在乎?
漆黑的夜里,她蜷缩在房间的一角,像一头孤独寂寞的小兽。无论是怎样的呜咽哽泣,都不为人知。牙间紧咬的苦涩几乎满到不能承载。
那年,父母先后又组建了新的家庭,她在他们的生命里越来越多余。
得知父亲又有了一个新的孩子的那天,她在教室用椅子砸了一个嘲笑、挑衅她的同学的头,鲜血流下的那一刻,她嘴角微扬,冰冷而残酷。
她原本就无畏无惧,却并不无知,她只是太害怕了,她只是想用这种叛逆的方式提醒父母,还有她啊!如她所愿,身为她法定监护人的父亲在校方的勒令下匆匆赶来。却在赔偿道歉后即将离开之际才转身扫过她,用一种冷淡到残忍的表情对她说,安分一点。
夜幕降临,她站在灯红酒绿的街头,看着来来往往的车辆,对自己说,就这样吧。
她依然坚定而冷漠地走过人群,生活在所有人的世界之外,慢慢让自己变成了一只刺猬。
4
转眼三年过去,她高中了。当一个人一无所有的时候会明白唯一的退路只是自己而已,她在那时终于懂得了这个道理。她本就是这样一个聪慧敏锐的人。
她开始收敛自己的锋芒,结束所有自我摧毁的行为,逐渐回到了一个正常学生该有的轨迹。
认真地吃饭、认真地睡觉、认真地学习。三年无人照顾的日子练就的独立让她将这一切都做得很好。她告诉自己,无视他们,无视所有人,就算是一个人也要走得很远。
于是,她就真的这样心无旁骛地开始了漫长的潜伏期。
一本又一本写完了的习题集堆积在角落里,渐渐地摞成了堆;一本又一本的笔记做得越来越精细;试卷上鲜红的数字也越来越漂亮。
高中三年,就这样平静而热烈地结束了。
黑色六月来了、又走了,仿佛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可她知道,不是这样。
她是那年的省状元。
所有喧嚣过后,她的心里,只有尘埃落定的怅惋。
她无视所有老师的意见和劝告,一意孤行地放弃了清北,去了南方的一所理工科名校。
她已经厌倦了寒冷的北方。
5
来到新的环境,呼吸着新的空气,她获得了新生。
生意盎然的春季,她跟随新结识的朋友去郊外,去看花、看草,去感受绿色,去听鸟儿的婉转鸣叫,也开始那么快乐;
烈日炎炎的夏日,她在田径赛场上所向披靡,凭着腿长的优势包揽所有长跑、短跑、跳远、调高项目的冠军,为全校瞩目,靓丽的外形更让她成为一道醒目的风景线。人群中她被簇拥着,宛如凯旋归来的将军,张扬而恣意;
红枫稻香的秋季,她和同学驰骋于各类学术竞赛中,运筹帷幄、指点江山间拿下了无数个团体、个人奖,几乎为她的专业班级缔造了一个神话;
白雪皑皑的冬日,她习惯立于寂静的图书馆的窗前,非常自由、非常愉悦地思考着一些问题,内心平静而安宁。
周末她会静静地看很多很多的书,思想变得深邃;漫长的假日,她一个人走过很多的祖国的山和水,心境变得平和。
她这么炫丽而夺目地生活着。
岁月不疾不徐地流逝,生命仿若就这样沾染上了不一样的味道。
此时的她,满身精彩满身光。
6
站在林荫树下,她的耳边响起老师的话:你是我从教生涯中遇到的最聪明又最让人心疼的孩子,我时常担心,你这样尖锐的性子以后的路怕会不好走。所幸你这几年改变了不少,老师觉得很欣慰。今年学校保送留学的学生名单已经定了,过不了多久你就得走了,自己一个人要好好的。这几年你都没回过家,临走前回去看看,好好告个别。不管过去发生了什么,能放下就放下吧,人总得向前看啊。
老师语重心长的话让她久不起波澜的心变得格外不平静。
放下吗?是该放下了。
曾经,她一度期望用自己的优秀让抛弃她的父母后悔,让孤立自己的同学羞愧,不是没有恶意的。可是,她终究还是活成了她本该成为的模样。
岁月是最好的止痛药,那些属于过去的年华,过去的人和事,已经再也不能伤害到她了。
她依然无法释怀,却不再有恨。
很长时间里,她都以为,在那段她想要用尽全身的力气去忘记的岁月里,全世界都曾伤害过她。而今,她终于懂得了,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自己的不坚强。这个世界本就是这样,很多时候,如果自己无法温暖自己,便只能遍体鳞伤。
她长大了,学会了那么多那么多,即使在那段没长大的青春里,曾经那样地疼过。
在那么久的时光里,她失去了一些东西,却又得到了更多。得失之间,再也不会迷失和彷徨。
7
时隔三年,她第一次或许也是最后一次回到了北方的城市。再一次站在那个街头,她曾经在那儿告别了她的亲情。它已经不是记忆中的样子,她也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孤独脆弱的小小刺猬。她站在那儿,鼓起全部的勇气大声呼喊,仿佛在告诉那些年的那些人,她回来了,骄傲又勇敢地回来了。
她独自走过一条条曾经走过的街道,空气中弥漫着再也无法感到熟悉的味道。
她去了母亲的小区,默默地站在远处。她看见母亲牵着一个可爱活泼的小姑娘走过,眼角挂着幸福。她拨下号码,看着母亲拿出电话接起。
“妈妈,是我。”她轻轻地说。
“……有事吗?我在忙。”她看见她的妈妈皱起了眉头。
“我要去留学了,以后可能……很久都不会回来了。”
那边沉默了一瞬,“……知道了。”
她给父亲发了一封邮件,祝福他生活幸福、身体健康。可是没有得到回复。
回到学校,她自嘲地一笑。还在奢望什么呢?
她清醒地记得高考过后最后一次和父母的见面:“这张卡里是我们给你的最后一笔钱,足够你完成学业,房子也已经过户给你,你自己处理。你成年了,我们的义务也尽到了,以后……你不要再来打扰我们的生活,就这样。”
那一刻,她用近乎麻木的眼神望着他们。她真的不明白,既然不在乎,为什么要把她生下来?可是当初满腔的恨意随着岁月流逝渐渐被抹去,她开始懂得,自私没有错,他们只是不爱她。
8
她即将飞往大洋彼岸的美国,临行前的告别聚会上,她被大家灌得微醉,模糊间她将那段自卑怯懦的过往宣之于口,好像在讲述着别人的故事,沙哑而低沉的声音在浓重的夜色里显得寂寞而沧桑:“……我就要走了。可是,你们能不能不要忘了我……”嗓音渐渐低微,直至完全听不到。
她不会忘记,在最初的日子里,是他们的善意和温暖一点一点融化了她冰冷的外壳,让她知道,原来自己也能成为别人的阳光,原来在这个世界还有人是有一点点在乎她的。
她终于昏昏沉沉地趴睡在了桌子上,不知道周围在一瞬间突然安静了下来,更不知道这群可爱又温暖的人是用怎样心疼又惊痛的心情把她送回学校的。一直以来,她都是他们的骄傲,一直这么强大而乐观,近乎完美,从未想过竟然曾有人这样伤害过她!
9
她终于踏上了离开的旅途。
飞机划过天空,没有留下一点儿痕迹。
看着窗外缥缈的云烟,眼泪无声滑落,她依然静默不语。
身旁的乘客轻声询问:“你还好吗?”
她微微侧首,报之以同样的温柔:“我很好,只是……想起了一些过去的事情。”
她的青春年华,来得比别人波澜坎坷,又比别人斑驳多彩,就像柠檬般的苦涩与甘甜,那么的让人刻骨铭心!
云朵悠然浮动,不知忧苦。
再见了,青春!
你好啊,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