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是美国作家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共同领衔编写的一本实用性的书籍,从书名中就可以清晰的知道这本书写作的目的,试图通过对阅读一本书所要遵循的原则和掌握的方法的解读,让读者读完本书后,学会如何阅读一本书。作者从“阅读的层次”“阅读的第三个层次——分析阅读”“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阅读的最终目标”四个方面解说了“如何阅读一本书”这件事。
这是一本实用性的书籍,倡导“阅读任何一本书时,都必须尝试去回答四个问题:1.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2.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3.说的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4.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
这本书我读的时间比较长,一方面是缺乏趣味性,很难坚持读下去;另一方面是因为很多内容难以理解,导致多次放弃。这个假期因为新学期第一个月“每月一课”要探讨“整本书阅读指导”这个课题,还因为“新冠肺炎”的影响无奈在家隔离,有了需求有了时间,把这本书重新读了一遍,自问还是有很多收获的。
收获一:
对以前很多似是而非的问题,有了一个清晰的认知。
1.阅读必须要做笔记吗?
这一个公众号中看到这样一句话:“不做笔记的阅读就是耍流氓”。看完就是一笑,知道说的有道理,但是很多时候阅读是不愿意做笔记的,因为觉得麻烦。现在对这个问题有一个很清晰的认知。
为什么对阅读来说,在书上做笔记是不可或缺的事?原因如下:(1)会让你保持清醒——不只是不昏睡,还是非常清醒;(2)主动的阅读是一种思考,而思考是倾向用语言表达出来的,不管是用讲的还是写的。一个人如果说他知道他在想些什么,却说不出来,通常是他其实并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3)把读书时候的感想写下来,能帮助你记住作者的思想。
“读的太快和太慢,都一无所获”。
我们有过很多这样的经验: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读过的那本书讲的是什么,对于很多读者来说是有难度的。一本书读完就忘了,我们用“读过的书,就像吃过的饭一样,化为了血脉长在了自己的精神上”这样的话来安慰自己,对于消遣性的书,我们可以这样来安慰自己,但是对于那些读过且有用的书籍,还是一读完就忘了,什么都没有记住,这样的话真的能安慰自己吗?
2.我们平时在课堂上教给学生的阅读方法,真的能增进学生的理解能力吗?
本书就是针对“为了促进理解力而进行的阅读”所进行的一系列解读。阅读共分为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
“我们教育体系里的人才、金钱与努力,大多花在小学六年的阅读指导上,超出这个范围,可以带学生进入更高层次,需要不同阅读技巧的的正式训练,则几乎少之又少。”这是作者的观点,真的是这样吗?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询问了几个在读大学生,检视了作为教师的自己的阅读水平,发觉几乎所有人拿到一本书,都是“读就是了”,几乎没有什么具体的阅读步骤和方法。对照作者所阐释的阅读层次,我们大都处于阅读的基本水平。就像这学期我们要进行的“整本书阅读指导”这个课题,到底要从哪些方面进行指导?如何指导?我相信很多人实际上心里是懵懂的。
“检视阅读”告诉我们怎么用快速阅读的方式来阅读一本书,这应是一本书阅读前的指导。
(1)先看看书名页,然后如果有序就先看序。要很快地看过去,特别注意副标题,或其他的相关说明或宗旨,或者作者写作本书的特殊角度。
(2)研究目录页,对这本书的基本架构做概括性的理解。
(3)如果书中附有索引,也要检阅一下。
(4)如果是本包着书衣的新书,不妨读一下出版者的介绍。
(5)挑几个看来跟主题息息相关的篇章来看。
(6)最后一步,把书打开,东翻翻西翻翻,念个一两段,有时候连续读几页,但不要太多。不要忽略最后的两三页。
这样的略读可以快速帮助我们知道这本书写了什么,适合不适合自己阅读,从而确定值不值得阅读。
这可以成为我们对学生进行初步阅读指导的一个参考。以往执教整本书阅读指导课时,只是关注哪些阅读环节是新颖的、可操作的,并不知道设计这个环节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要设计这样一个环节?系统的阅读“检视阅读”这一章节后,回顾自己所执教的阅读指导课,对照其中几个环节的设计,突然明白了这样设计的目的,也意识到了平时教学的无知、无序和盲目。
对照“分析阅读”的要求,我们平时在教学中的“给文章分类”“用几句话来叙述文章的内容”“整体入手,梳理文章的结构”“知道这篇文章作者要表达的主旨”“抓住关联字词理解句子”“关键句子理解文章的主旨”等做法,其实是在对学生进行分析阅读能力的训练,是有效的增进学生理解能力的阅读指导。有了这样的认识,有助于系统的对学生进行分析阅读的指导。
学会了一篇文章的分析阅读,进而延伸到一本书的分析阅读,让学生的理解能力在一次次的训练中,逐步得到提升。
收获二:解决了一些困惑
1.为什么大多数人爱阅读小说类作品?
你可能会说小说情节有吸引力,内容容易理解等,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小说能满足我们潜意识或意识中许多的需要。
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渴求,在小说中可以得到满足。在现实中求而不得的公理和正义,在小说中得申张。我们可以分享角色的经验,却不必分享痛苦。只要人活着一天,这些伟大的小说,就能满足他一些需要的东西——对正义的信念与领悟,平息心中的焦虑。我们并不知道,也不能确定真实的世界是美好的,但是在一些伟大的作品中,世界多多少少是美好的,希望能经常住在那个故事的世界里。
2.为什么有主题的多文本阅读推动起来这么困难?
在进行课题“多文本阅读”的研究过程中,我们执教了不少这样的课例。学生随着一次次的学习,开始逐渐熟练的使用“对比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这样的阅读方式。如《示儿——“悲”中的爱国情怀》一课,让学生通过对四首古诗的阅读,围绕同一主题,找到与主题相关的字词内容,通过对字词的理解达成共识,体会这个主题是如何被表现出来的,最后进行分析讨论。
对照主题阅读的步骤:找到相关的章节,带领作者与你达成共识,厘清问题,界定议题,分析讨论。这样的教学,其实是在对学生对进行主题阅读的初步训练。对于一直在课题研究中的学生,由于进行过多次这样的阅读训练,能够接受这样的教学,但用这样的课例去教学其他的班级则显得特别困难。阅读的层次是渐进累积的,较高层次的阅读中包含了前面的,或较低层次的阅读。没有进行过之前阅读层次的训练,直接进入最高层次的阅读——主题阅读,推行不动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3.小学阶段,要不要渗透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的有关知识和训练呢?
“过分强调阅读的准备阶段,过分注重教导孩子初步阅读的方法,往往意味着更高层次阅读可能遭到忽视。”
“一个素养优良的高中,就算什么也没做,也该培养出能达到分析阅读的读者。”
“一个优秀的大学,就算什么也没贡献,也该培育出能进行主题阅读的读者。”
这是对高中和大学阶段的教育提出的要求。高中毕业的学生,能达到分析阅读是底线,大学毕业的学生,能进行主题阅读是阅读教学的底线。那么在小学阶段,要不要渗透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的有关知识和训练呢?
“万丈高楼平地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告诉我们的都是教育要循序渐进。我们每个人的教育要经过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如果每个阶段都认为更高层次的阅读任务属于上一学段,在本学段从不涉及、从不渗透,更高层次的阅读到了更高学段就能够自然而然的学会吗?答案是否定的。从我们日常的教学中可以得知,分析阅读一直在我们的课堂中,在小学课堂中,也在初中课题中,更在高中的课堂中,它贯穿了所有的学段,在循序渐进中,到了高中,学生才能逐步达到熟练自觉运用。
并不是所有的文章都需用分析阅读,分析阅读实用于论说性的文章和书籍,但我们的课堂中也一直在进行分析阅读的训练。主题阅读实用于专题的阅读和研究,普通的读者一般用不到,那么一般读者是不是就不需要掌握这样的技巧呢?“主题阅读”是否应该在各个学段的阅读中有所渗透呢?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潜在的研究者,大到专业科学研究,小到日常生活中某一问题的解决,都会用到主题阅读这种方式。作为教师,我们要做的是找到适当的“度”和合适的“法”。
4.什么样的阅读是有效的?
是不是所有的书都要进行深度阅读?当然不是。“有些书可以浅尝即止,有些书是要生吞活剥,只有少数的书是要咀嚼与消化的。”分析阅读就是要咀嚼与消化一本书,是以提高理解能力而进行的阅读。
为了教学研究的需要,我对《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本书进行了深度的阅读,从细处去读,理清了一些似是而非的想法,解答了一些困惑,也明确了阅读的方向。“我要读”的力量是巨大的,自觉的、主动积极的阅读,会是最有效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