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有感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欲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每到这个时节,便不由自主地想起唐代诗人杜牧所做这首诗。
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在这一天,我们拜祭先人,寄托哀思。
今年的清明节在4月4日,前一天晚上,家里人商量由于两个小孩都还没回家乡扫墓,是否带两个小孩子回家乡拜祖,而近期两个小孩感冒刚痊愈,考虑还是不带了。但是老二吵着要去,我和老婆拗不过他,就同意他去,并说第二天要早早起床。老二欣然接受,定了第二天早上5点钟起床的闹钟。
早上闹钟响起,老二准时起床,很快洗漱,穿好衣服,笑嘻嘻地来到客厅,等待我们一起出发。
6点钟,我们出发家乡。高速路上有点堵,比平时晚到了半个小时。一到家乡,我们就直奔祖宗厅堂拜祭祖先。在祖厅里,我告诉老二,在案几上面的是祖宗的牌位,祖厅的墙壁上挂着两张照片,一张是我的祖父,一张是我的祖母,老二听得点点头。
在祖厅拜祭好祖先后,我们先去吃早餐,早餐后还要上山扫墓。
9点半,我们前往墓地拜祭。在通往墓地的乡村公路上车辆来来往往,给村庄增添几分热闹,行人们成群结队、扶老携幼,带着祭品来到祖茔,虔诚祭拜。
在去第一处祖茔的路上,要爬一座小山丘,由于杂草灌木丛生,爬上去有少许难度。因为第一次上山扫墓,面对户外活动,老二非常兴奋,在树林里寻找上山路径,不一会儿到达拜祭的祖茔。
族人有人带了镰刀,把墓地上的杂草除了。由于防火的要求,禁止上山烧纸钱冥币、烧香点烛,因此,近几年扫墓平静了好多,大家双手合十、叩首祈祷,缅怀逝去的亲人。
每到一处祖茔,按照习俗,把五色纸晒在墓地上,放在祭品,双手合十,叩首祈祷。每到一处祖茔,我都告诉老二,这处祖茔是哪个祖辈的。老二听得似懂非懂,说回去要查族谱。
今年的清明节,让我感到触动的是老二自己提出要去扫墓,在每一处祖茔,他都虔诚拜祭。
清明,不仅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