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专业最热情最有能量的导师班特训营第六期的导师们,大家下午好。
今天应导师总统筹Coco的邀请,我来给大家做一个导师点评答疑和赋能。
我看到在咱们群里面大家提了四个问题,
首先第一个问题:导师的点评除了针对当天的作业以外,还需要去注意什么?
首先我给你挑一个错别字哈,针对,是针锋相对的针,缝衣服的那个针。导师的字一定不能写错别字,所以遇到不确定的就要去查,同时也带着这种对每一个细节都认真的态度去面对学生的作业,不要去担心我们给学生找出他的不足,会让他觉得尴尬或者是没面子。当我们过多的去考虑,学生会不会因为我的点评而讨厌我们呀,学生会不会因为我的点评而下不来台呀……当你总考虑这些的时候,你就没有办法非常好的去展现你的专业能力,帮到他提高了。
所以我的回答就是,导师的点评,就是针对他上台的这几分钟的表现,从这几分钟的表现,分三部分来观察——你可以推断出来他的准备怎么样?可以推断出来他现场的状态怎么样?也可以推断他的态度怎么样?
从准备方面,我们可以去看他的内容,比如说是否熟练,是否切题。还有他的练习次数够不够多,他的练习方向对不对?它本身具有什么样的优势又有什么样的问题?这些都是在他上台之前,我们需要去帮助他看出来的,他的盲点。
然后就是他上台的状态,比如说他是不是紧张,如何缓解他的紧张?如何让他可以更好的去接受我们的意见和建议?也就是说,我们和他的链接到不到位,如果你的链接可以让她很放松很愉悦,那么接下来你对他说的这些建议他就会更好的去听取,如果要是你和他的链接不够,或者自己本身就没有自信,那么你在点评他的时候,可能就会被他的气势所影响,不能给合适的建议。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了解自己的状态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点评的时候,首先要整理好自己的状态,如果自己都慌慌张张的,或者是很担心自己说不好,心里特别乱,然后记录也没记清楚,一开口都觉得欠人家的,很卑微的去讨好,那么你的点评可能在气势上就输了,所以我们要先调整好自己的状态,点评的时候才会让对方感受到你的专业和力量。
第三点,很重要的就是态度,除了个人能力和当时的表现以外,还有一种就是态度,如果他要是非常认真的去面对作业的话,我们能看得出来,所以我们也要去给予他们的态度点评,比如说感谢你早早的来到了直播间,感谢你提前试麦,把角度调得非常好。感谢你今天穿了这么专业的衣服,感谢你这么自信大方,笑容满满等等,你要对她的态度给予感谢,给予赞美,这样的话,他就会下次还用这种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我们这个舞台,呈现就会更加的好!
第二个问题:
如何快速的提升自己成为成为一名优秀的培训师?
对于这个问题,我就给你四个字:刻意练习。
首先我们要成为什么样的培训师,培训师优秀只是他的一个水准,但是你要考虑你是成为演讲培训师还是成为你的领域的专业培训师,如果我们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培训师,我们就需要有针对性的去刻意练习。怎么去刻意练习呢,比如说龙兄师父现在已经出了四本书了,那师父的书我们有没有读过呢?我们对于演讲结构,我们对于为什么会这样去辅导学员有没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呢?培训,是培养+训练,怎么样去培养大家?培养什么?比如说培养热爱舞台的精神,培养爱读书的习惯,培养坚持不懈的练习的精神。训练,训练我们的面对舞台不紧张的能力,训练我们即兴演讲的能力,训练我们迭代自己演讲稿件的能力,训练我们练习面对镜头录视频的能力等等……我们要知道我们要成为什么样的培训师,哪个科目的?
然后把它分成我们能想到的这些块面,那么支持就是我们龙兄师父的书,因为是坚持星球的学生吗?然后也可以去找一些演讲类别的书,比如说卡耐基的书,还有一些关于口才,演讲等等,我们要有足够的阅读量才会有料给到我们的学员,如果只是跟着星球上课,还有做教课点评等等的,这些不足以成为一个优秀的培训师,因为你的料、货不够多。
所以要增加个人修养,多读书,多刻意练习,这样的话才可以成为一个优秀培训师。
那么如何快速的提升自己呢,就是多输出,因为读书让人充实,思考让人深邃,交流让人清醒,所以说怎么样快速提升自己?就要不断的输出,然后你才能知道自己缺什么?该去补什么,这就是第二个问题的答案。
第三个问题:
导师班结束以后,如何巩固消化培训内容实际应用出来?
那么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呢,那就是:讲课!出课!也是四个字。刚才是刻意练习,现在是讲课出课。因为在导师班,我们学的是《汇讲》这个龙兄师父的逐字稿。它是一门课,所以不是说我们讲了两个小时的大作业,我们就可以完整的讲出《汇讲》了。我们讲一次只能说是非常生涩的去讲,我们要想把它讲熟练,甚至是不带PPT那样讲,需要我们去不断的变着花样的去讲,比如说每次讲一个模块儿,对吧,我们有很多模块儿,比如说我们可以组织不同的人来听我们的课,这样可以锻炼我们面对不同受众讲课的能力。
另外一个就是我们可以出自己的课,比如说师父出的课是按照他的思路来出的,那我们可不可以出自己觉得适应自己讲的课呢,比如说我们喜欢关于一些女性魅力的方面的,那我们可以加入一些走姿,站姿等等的这种。或者是放松,或者是一点儿冥想,或者是我们的读书等等,都可以出课,不在于出的有多精,而在于不断的去迭代,我相信师父一开始的课也没有现在这么的全面,精彩都是迭代叠出来的。
所以就像好学生考试是要从出题人的角度去做卷子答题一样,我们讲课我们巩固培训内容也要法其上者得其中。也就是我们如果要是以出题者出课者的思路去讲课,去出课的话,我们对于培训的认识就会更深刻,而不只是流于说啊,今天我们的作业是什么?我们应该怎么样去点评?那样的话就太浅了,点评出来的结果就只能根据当时的一些状态给予点评和建议。可能有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就看不出来了,所以要有高度才会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