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立体德育从心出发

9月19日    第51天分享

      今天朋友去参加某监狱的开放日,回来后感慨很大。朋友惊叹于监狱的规范化管理,惊叹于他们文艺节目展演的质量。但其中他们更大的感触的是一个细节:参观厨房时,他们看见犯人停下来,整齐划一地单膝半蹲,面无表情,眼神空洞。整齐划一,规规矩矩,他们内心是怎么想的呢?这种习惯能成自然吗?

      虽然这没有可比性,但是我还是想到了学校的德育。我们怎么把德育做到心里去?

      当前的量化考核怎么去实施?德育本是个相对抽象的东西,人的思想品行最核心的东西在于人格和心态,而这些怎能用数字量化呢?一次帮同学扫地,就给2分,而一次红领巾没戴就扣1分,这分数能多少反映德育的实质呢?

        其实,德育是个笼统的而抽象的概念,生活中有的人不拘礼节,甚至小错误不断,但在大事大非大原则问题上表现的很有气节,那么他依然引得别人的敬佩。怎么评价?

        道德本质上是一种自主、自觉、自愿、自律的行为。只有让学生从内心感受到,认同这些品质,这才是真正的德育教育。

        怎么去实施,找到一个切入点呢?实际中,却很多人陷入了“功利性”教育。

        我们反对用“好处”来引领学生做好事,这样容易滋生他们的功利思想,不利于自觉和自律意识的培养。用德育量化很难培养他们具有为树立进步而崇高的理想,具有责任感、正义感、自信心、爱心、民主等品质。

      德育既要有春风化雨,榜样示范感化,也要有制度规范,规章约束,可以是引进德育竞争机制。

        也就是全方位德育?关键是怎么去打破僵局?再次重温名家的书籍,真会让人有新的启发。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与家庭是两个并肩工作的雕塑家,有着相同的理想观念,并朝着一个方向行动。在创造人的工作上,两个雕塑家没有相对对立的立场是极其重要的。”只有尊重家长,引导家长了解、参与学校的教育工作,才能充分发挥家长的监督教育作用,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更好地成长。

          理想的德育教育需要构建“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成长离不开一定的环境,只有净化校园、家庭、社会的环境才能更好地进行德育教育。

        总得来说,还是要重视家庭教育,创设立体德育,从人出发,从心出发,不是简单的考核评比。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三年级很快就过去了,上周五我参加了学校的返校活动。我考的成绩还算不错,因此我得到了好多奖状,语文我得了95.5...
    NeilWong阅读 313评论 0 2
  • 周五,这个周的最后一天,却上了这个周的第一节数学课。这个着急啊,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到现在讲不完考试内容,这...
    皮_小皮阅读 125评论 1 7
  • 你可以认为这是个爱情故事,至少我这么认为。不管你怎样看待我和我的故事,至少我有勇气将它讲给你听。 在高三那个紧张的...
    人间寄居者阅读 21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