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行万里路]外面那么危险,我们还要不要出去?

图片发自简书App

明天就要飞哈尔滨了,这是我长这么大以来最有勇气踏出舒适圈的一次决定,我不知道会面临什么、经历什么。

就在这个兴奋与紧张交织混合的关头,热搜第一的新闻“2017年12月31日北林大9名女大学生在哈尔滨到雪乡的途中发生车祸,4死5伤...”

为这些学生揪心也为这次的旅行焦虑...

看到这个新闻不受影响是不可能的,我们当下就改变了旅行计划,不去雪乡。

当时我们都在自我安慰:“这个世界上每天都会发生不好的事情,过分担心只会限制我们的脚步,如果怕这怕那的只有待在家里才最安全......”

决定不去雪乡的那一刻,我和朋友都坦白,心里仿佛一块石头落地,有种解脱感,也会说其实我本来就不想去雪乡的。 也不知道我们是不是在说给自己听,尽可能地提升出行的安全系数,把不敢的说成不想的,把恐惧表现为不屑,是人的一种本能反应

其实我最担心的是我家人看到这个新闻的反应,特别是我妈妈,她原本就是不同意我去的,这下又会徒增担心。

她常常挂念我的安危,在网络上看到什么不好的新闻了她就会赶紧告诉我要小心避免这种悲剧的发生。

我每次的态度都是无语的,觉得她的格局太小,人生本来就充满危险和不确定,我们是人不是神,有些事情就算是神明都无法算得准避得开,如果每一个人都这么固步自封、畏首畏尾的,那么这个国家不会好了,整个人类文明也不会更迭进步了……

所以,我们做每件事情都要有取舍,做任何决定都要承担风险。

人的本性趋于选择安定享受,不愿接受改变所带来的风险,但是我们往往又会越过这种“本性”,直面可能的危险和刺激。

这其中的缘由又是什么呢?人真的是一个很神奇的物种,关于心理学和行为学的研究也很有必要。

也许有的时候我们追寻了太久的目的,问了太多的为什么反而会局限自己的可能性,所以先去经历吧,结果或许不会太好,但也不至于很坏,至于好坏的界定全凭个人主观感受,不遗憾不后悔才是青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17年11月29日 星期三 阴有风 今天期中考试成绩全部出来了,孩子给我说了他的成绩情况和在班上的名次,当...
    小鱼快乐游阅读 403评论 0 0
  • 这两天在杭州参加免午特训营,结合之前参加过得培训营和论坛,最大的感受就是:有趣的灵魂终将相遇,这话不是盖的。 从全...
    行者吟阅读 209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