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被他人期望成为一个什么人,取得什么样的成就,或者处于什么状态,一般来说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因为这表示你不是孤独的,有人关心你,而且很明白无误地传递了一个信息:他人很看得起你。这显然可以极大的满足你的自恋,这也就像被信任的原始股票一样,持有者期望天天涨停。
但是被过度期望就不是一件愉快的事了,过度期望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压力,可以使你的身心都处于应急状态,本质上来说给予他人过度期待实际上是向他人传递自己的焦虑的一种方式,简单的说就是推卸责任。
日常生活中的过度期望当然不足以构成谋杀,但足以成为施虐,父母期望孩子成才,妻子希望丈夫赚更多的钱,老师期望学生更有成就,老板期望员工更加努力,这些无处不在的期望一旦过度就变成了虐待,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的是很多亲密的关系,最后被强烈的期望拆解的四分五裂。
在期望的背后隐藏着不满意,期望不太大的时候不满意的程度也就小,所以不容易被察觉也就不太容易造成伤害。随着期望的增加不满意也就增加了,当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就可以被察觉就可能造成心理上的伤害。
从深层心理学上说,一切过度的希望在潜意识层面都可能包含相反的内容和作用,所有过度的期望最后都会使事情朝相反的方向发展。
怎样才知道期望的过度了呢?很简单,问一问被期望的人的感受就知道了。遗憾的是,如此简单的事情却有很多人没有去做。因为他们在孤独期望他人的时候并不知道,也许是不想知道,他人也是血肉之躯,也会有不能承受的期望,在这种情形下,我们鼓励被过度期望者觉醒到可以对那些期望施虐的人说,我也许永远不会向你期望的那么好,但我希望我能够做到像自己期望的那么好,这就足够了。
如此简单的一句问话,我很少认真地去问孩子,可能都是对她们的期望太高了,从来没有想过让她们做真正的自己,让她们缺少自由,缺少成长……
真是的,多问问孩子,多问问学生,了解她们,走近他们,做他们的忠实的陪伴者。让每一个生命多活出真实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