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文|茉泥卡
第一次去杭州已经是14年的冬天,正是过年前半个月的时候。我现在想起杭州,心里仍然蠢蠢欲动。形容起杭州,大概也可以用一句话——月色与雪色间,杭州是第三种绝色。
飞机从广州飞杭州三个多小时,行程比较少,定了三天而已。而且对于吃货来说,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寻找杭州的美食(划重点)。真的太好吃。于是,我们只去了位于市区内的几个出名的景点。尽管如此,也足以让人领会杭州的人杰地灵了。
第一天到杭州已经将近下午两点,无奈飞早班机实在是一种折磨。于是一觉睡到下午五六点,出去觅食。一般来说杭帮菜偏甜口,其实大部分还是挺清淡的。苏杭出名的有“知味观”一类。
吃饭完沿着河边溜溜达达走回酒店,虽然已经是1月中旬,但是江南的风到底不至于有北方的凶残。北方的风如果是青龙偃月刀,那西湖畔的风就是情人在脸上拂过的纱衣。
晚上安心回去睡觉,到杭州旅游的感觉,和国内其他一些一二线城市不太一样。大概真的是山水风光太好,人逛了一天晚上是不会觉得身体酸痛的,只觉得是真的在游山玩水。
清早起来走一个小时去一家微博上看到的店吃烧卖,味道不错的。烧卖是南方的做法,皮很薄,很滑,而且常见的有虾仁蟹黄一类的口味,和北方只用糯米做也不太一样。吃的饱饱,走路去灵隐寺。在杭州沿着西湖有好几个景点,不怕累的完全可以一边看风景一边走过去,那时候还没有雾霾。
走过去灵隐寺的路线记不太清了,大概走了有一个多小时。可以用手机导航找路线。
毕竟是名剎,香火很盛。然而为了环保,寺庙允许有电子香烛,旧式的香烛是不让点燃的。但是在买票的时候会随赠三柱香满足大家祈愿的心。那时候有老人家大概是特意远道而来,带了满满一袋子香火,后来被庙里的师傅阻止了,也很遗憾呐。
说起来杭州就是这样啦,街边摆着茶摊活着大排档的人们,有人来就做生意,没人来就撸猫,悠悠闲闲。
这位师傅一脸的风尘仆仆,也不在意身边人的眼光。和现在某些地方打着僧人旗号招摇撞骗的人不同。后来在从灵隐寺回去的巴士站又遇见了一次,和大家在一起排队。
看完灵隐寺,晚上去逛河坊街还有南宋御街,其实这两条街都在一起,位置比邻,一次就能都逛完。当时不知道,第二天逛完了南宋御街顺路就逛了河坊街,结果不知道自己逛的是河坊街,第三天又跑去附近,一看发现怎么来过。
说实话河坊街和南宋御街大概就和哈尔冰的中央大街、青岛的劈柴院、大连的青泥洼桥、北京的南锣鼓巷、成都的锦里、南京的夫子庙、上海的云南南路、长沙的坡子街、广州的上下九一样,这些地方都去过了,有的是认真吃完了的,有的走马观花尝尝。
国内的美食街大同小异,南锣,夫子庙,坡子街,上下九都值得一去。北方菜系本就偏咸偏油腻,劈柴院的海鲜有些并不新鲜,青岛海鲜档口千千万;青泥洼桥吃得我有点反胃,可能是那家师傅没做好,外咸里腥,其实按照南方人的口味,海鲜还是清蒸就好;锦里、南锣简直如出一辙,去一个也差不多;夫子庙好在十里秦淮,秋月正春风。
如果有机会,还是建议挑个江南的雨季去杭州。雨季里的风景是别有一番风味。
其实还去了很多地方,比如说西湖旁边的音乐喷泉,西冷印舍,乾隆行宫的遗迹,等等。然而照片失落,无处可寻了。
第三天的时候,兴致勃勃的打算去西湖划小船。西湖上的观光船分为两种,一种是大的画舫,一次二十个人。另一种是扁舟,允许两三个人,半个小时起租。原本第二天就想去试试,但是没有经验,第二天去湖面上仍然有船只是已经不售票。结果第三天说是遇上台风天,怕发生意外,扁舟不开,只开画舫。于是留一个执念,等以后再去。
形容一样食物,最简单粗暴的不过是,好吃,不好吃。
没有划到船,没有去千岛湖,没有那折叠人民币对称着景色拍照。杭州还有很多景色,当时就在想,一定要找一个烟花三月,在春光最盛的时候去杭州。结果仍然不能如愿,再去又是在冬天。
也没有遇上断桥残雪,就在离开杭州之后几天,杭州就下了第一场雪。看来果然是缘分未尽,命中注定要再回头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