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主与思想

汉朝接管秦朝的统治,不可避免地也接纳了秦朝残存的风俗。贾谊曾向汉景帝进言今世人追求奢侈,竞相攀比,而朝廷未制定法度,致使人们抛弃礼仪,丢掉廉耻,且日益严重。未被汉景帝重视,后汉武帝刘彻关注此事。只是当时朝堂推崇“黄老之学”,提倡“无为而治”,而贾谊是儒学思想代表,且当时刘彻受制于窦太后,因此这个问题未能解决,后太后离世,刘彻才得以完全解决分封权力以及政治思想问题。

    一个时代当权者推崇哪种思想,那么学习那个思想的文人得以入仕途。既如此,那么为什么还是有一些人会去学习其他思想呢?我想啊,一个是一种思想形成之后会被他人采纳,甚至作为一种信仰,不管这种思想正确与否。好像也不能说思想是否正确,只能说思想是否符合当前社会需求。他们信任这种思想,经过反复思考研究最终坚信这种思想对引导当前社会的治理是有益的,即便自己不能得到重用,依然坚守这个思想而无悔。另一个是这种人的存在也提现了人类的多样性,表明思想无边界,是多元化的,人类的思想是自由的,不受约束的。思想不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消失到只剩下一种存在。

    一种思想的实行还得靠统治者的推崇,否则即便它完美适用当时社会发展也依旧不得实行,也就无法验证是否实用了。刘彻受制于人时选择韬光养晦,后又受到刘安的威胁,他勇于反抗,因此才得以实现正统。人呐,还是不能安于现状,思考问题长远一点,危机感多一点就能识别机会了,机会多了你也就能改变现状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