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夜泊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1]。

姑苏[2]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注释

[1]愁眠:因愁而未能入睡之人。后人因此诗而将当地一山名为“愁眠”。

[2]姑苏: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

赏析

诗的前幅布景密度很大,十四个字写了六种景象。“月落”写所见,“乌啼”写所闻,“霜满天”写所感,将时间和感觉过程层次分明地表现出来,充分地体现出水乡秋夜的幽寂清冷和羁旅者的孤独。

接着,诗人颇具用心地选择了“江枫”与“渔火”这一对景物:一个是静态的,一个是动态的;一个幽暗,一个光明;一个在江边,一个在江上。写到这里,诗人这才让主人公——出泊舟枫桥的旅人亮相,这个主人公正躺在船上,因为思乡情切,忧愁地无法入眠。“对愁眠”中的一个“对”字,含有伴随的意思,不过比伴随显得含蓄。一个“对”字,体现了一种舟中的旅人和舟外的景物之间的无言交融和契合。

诗篇的后幅,则很疏朗,诗人用两句诗表达一件事情:夜闻山寺钟声。诗人夜泊枫桥时,给他印象最深,让他感觉最具诗意的恐怕就数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了。这“夜半钟声”使得夜晚更加静谧,揭示了夜的深永和清寥。同时,诗人卧闻疏钟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情愫也全部寄托在这钟声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1]。 姑苏[2]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注释 [1]愁眠:...
    古诗新读阅读 545评论 0 3
  •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夜泊》是唐朝安史之乱后,诗人张继途经寒山...
    清心阁阅读 337评论 0 0
  • 枫桥于姑苏,原本是座寻常的桥。 枫桥的出名要归功于唐代诗人张继,一曲《枫桥夜泊》才使得“画桥三百映江城,诗里枫桥独...
    文艺范流氓阅读 656评论 0 1
  • 作者简介:碧海明月,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签约作者,童书编辑。著有网络小说《爱有天意》《北京爱情故事》《星空之下》《爱...
    小静读童书阅读 1,170评论 2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