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立足学生的长远发展——听李宝敏教授的课有感。

      听了李教授的课以后,李教授课中的好多观点还在脑海里激荡。听课至现在我脑海里仍清晰,印象深刻的有以下几点。

      第一,我们培养什么样的学生,要看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学生。学生在学校学的不仅仅是一些知识内容,更是技能,更是学习的能力,是发现问题并能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觉得这一点不仅是学生时代的孩子,在一个人的整个一生都是非常重要的,现在社会我们所说的,所谓的高分低能,极其缺乏的就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能力在学校期间如果没得到培养和锻炼,不可能一走出校门,他们就具备了这样的能力。那么,在学校我们重视培养这一能力,怎么培养学生这一能力,就变得极其重要。

      第二,我们要在学科之间建立知识的联系,然后学生有能力把知识整合,联系,融会贯通并学以致用。

      李教授说,孤立的知识不能存活,没形成知识树。李教授说应该打开学科界限,设计开放性,半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学习变得更加开放。

      我的反思就是,怎么才能实现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怎么才能实现知识的重构,整合,转化。我想具体的做法可以是,一个年组的各学科老师,一定要有交流,沟通。沟通的要有,教学内容,以实现知识的链接。要有学生的思想品德,平时表现和学习态度,甚至是学生的家庭背景。我想这样对学生的成长和学习都是较好的。

      第三,重新定义教学,分解教学。

      语言学习需要情景,李教授还用英语和语文学科教学给我们举例,要开放教学过程,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要挖掘学生学习动力,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材,课内课外融为一体。让学生全身心的参与进来,做学习的主人。

    李教授说,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流程,老师讲,学生听,那么效率是百分之五,如果学生参与进来,那么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越高,收获越大。丰富学生的体验,感受,这样才能让课堂内容与学生本身的经验相融合。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就要设计丰富的活动,丰富学生的体验。

      真正目前教学,是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定位学生的长远发展,实现学生个性化。

      李教授这节课,这节课的含金量特别高,是真正能改变我们思想,引发我们反思,改变我们行动的。听的我内心很激动,仿佛看见了教育的春天和未来,同时也充满力量。

      我会尽量把这节课所学的内容,学以致用的,努力在探索,改变中前进,向着李教授的方向,踏着李教授的步伐。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心理学老师武志红说,在我们文化中,他把迎合者称为“中国式好人”,看到这句话,我就想起了曾经的我,那个青春时期的自己...
    月小姐的花园阅读 218评论 0 2
  • 数百年来,哲学家们对于“真理”是否存在而争论。这个争论涉及到一个大写字母T,一种无论对过去,现在或是将来不会出错,...
    杨秀华阅读 354评论 0 1
  • 吴帅帅接到高涵涵的电话,既激动又紧张。激动的是财神爷终于来电话了,紧张的是怕她又失踪,所以急切地问她一些自己急需了...
    LH来慧阅读 1,763评论 20 61
  • 20170814,今早9:30南宁出发昆明,哥哥一家开车去四川,弟弟也想去,可是他们5人正好一车,我们想了很多种办...
    铭玮阅读 423评论 0 2
  • 01 我的一个朋友特别会攒钱,买衣服从来不买超过200的。每次和她逛街,当我们大手大脚的买买买的时候,她总是默默地...
    73be8c5885e8阅读 587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