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杨绛
说来惭愧,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在我小的时候就是通过电视剧版知道的,可惜那时年龄太小,仅仅对陈道明扮演的方鸿渐有所印象,对其他人一概不知了。在这之后的高中、大学时代,每每打开《围城》,总是看不到两页就合上了。即使我知道这本书的名气很大。
然而,就在最近,突然想好好看看《围城》,想知道这本书除了那个名句以外,究竟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于是,便在网络上搜到了1990年10集电视剧的《围城》,也想重温一下那段时光。
故事的背景年代虽然设定在上个世纪30年代左右,讲述的也是以方鸿渐为主要人物的一批留学生,里面的很多情节和经典对白,哪怕放在现在也是同样适用的。
故事的开篇,作者便通过一种细腻而不失幽默的方式描写清晨的到来:“红海早过了,船在印度洋面上开驶着,但是太阳依然不饶人地迟落早起,侵占去大部分的夜。夜仿佛纸浸了油变成半透明体;它给太阳拥抱住了,分不出身来,也许是给太阳陶醉了,所以夕照晚霞退后的夜色也带着酡红。到红消醉醒,船舱里的睡人也一身腻汗地醒来,洗了澡赶上甲板上吹海风,又是一天开始。”这一天的开始,也预示着一段精彩而又让人无限感慨的故事即将上演。
方鸿渐,借着半个岳父的资助在国外留学,可留学期间,并没有把心思用在学习上,回国为了能光宗耀祖、图个虚名,就拖了个苏格兰人买了一个并不存在的“克莱登大学哲学系博士”假文凭,虽说是假文凭,但毕竟也是留过学的人,在归国的游轮上无论是和法国里昂大学博士苏文纨的谈吐上,还是和鲍小姐的打情骂俏上,能够看出方鸿渐的意气风发和抱负。而在苏文纨的眼里,仿佛世间的一切都是糟粕,就像她起初对待鲍小姐的眼神和言语一般。
多情的鲍小姐,可能是让方鸿渐第一个喜欢的人。和鲍小姐发生一夜情后,本想认真地对待这份感情时,方鸿渐却发现自己只不过是一个玩物而已,果不其然,当游轮抵达上海时,这位鲍小姐头也没回地奔向了黑胖的医生未婚夫。这种感情的戛然而止让方鸿渐有一丝失落,不过,这位鲍小姐充其量也只算个“情人”而已吧。
“情人”和“女朋友”还是略有不同的,如果要找女朋友,方鸿渐会认为苏文纨苏小姐是最理想的女朋友,有头脑,有身份,态度相貌都算得上大家闺秀。可他在接触的过程中,又会觉得和这位苏小姐的情谊,就像是两条平行的直线,无论彼此距离怎么拉近扯远,总是不会有交点的。可有趣的是,在和苏文纨相处的时候,无意中发现她表妹唐晓芙,一个天真、活泼、开朗的女孩。方鸿渐也一下子认定这才是自己要找的人,而不是那位苏小姐。在苏文纨和唐晓芙之间来回周旋的方鸿渐,从起初的新鲜感变成了一种疲惫感。在周旋的过程中,苏文纨也感觉出方鸿渐喜欢的不是自己,而是自己的表妹,于是,便使用了一些手段,也造成了三个人之间的误会加深,结果,三个人关系闹僵,加之方鸿渐与准岳父岳母的矛盾不断激化,导致他不得不辞去上海银行小职员的工作,前往湖南一个不知名大学----三闾大学去工作。
在去三闾大学的路上,经过了多少次磨难,也让方鸿渐和以前的情敌赵辛楣逐渐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也让他认识了李梅亭、孙柔嘉等人。而在三闾大学任教期间,方鸿渐不知不觉地陷入到了学校明争暗斗当中,也遭人排挤。随着好友赵辛楣的被迫出走以及和孙柔嘉的感情升温,方鸿渐也和孙柔嘉一起离开了这个是非之地,并和这位相貌平平、心机内敛的孙柔嘉结婚。
如果单独去看方鸿渐所遇到的几位女人,她们不同的个性都能在我们内心里找到某个位置,一夜情的鲍小姐象征着来得快去得快、并无半点基础的感情;孤冷高傲的苏文纨象征着理想中女朋友的“假象”,和她的距离忽远忽近,离得近了,会产生两人有交集的错觉,离得远了,会觉得她只存在于脑海里,并不可亵玩;天真烂漫的唐晓芙象征着既理想又现实的女朋友,她活泼开朗,偶尔会撒撒娇。可这几位跟方鸿渐的缘分太浅,并非他生命中最后的那一个人,最多是停留在他的脑海吧。反倒是相貌平平却到处处心积虑的孙柔嘉遇到了方鸿渐,方鸿渐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和她结婚了。可二人的矛盾也许从谈恋爱开始就埋下了日后分崩离析的种子。方家的迂腐和孙家姑妈的挑拨离间,终于把方鸿渐心里最后的一根弦压断了。
在电视剧里的最后一幕,方鸿渐一个人,走在寒冷的冬夜里,刺骨的北风吹过,仿佛也无法吹灭他内心的怒火,他受够了和孙柔嘉每天无畏的争吵,也受够了孙家姑妈莫须有的栽赃陷害。此时的旁白最能体现出方鸿渐的内心: “曾经爱过唐晓芙,爱过苏文纨,又被鲍小姐诱惑过的方鸿渐,一个个地全“死了”。如今的方鸿渐,已经是一个没有梦、没有感觉、没有愿望的人。他只想找个能睡觉的地方。”
故事开篇里那个意气风发的方鸿渐消失了,经过岁月的磨练,让他更加看透了他的人生,也让他变得没有了梦想和灵魂。这种人格上的悲剧和年代是否久远无关,而跟人所遭受的生活枷锁有关。故事的结局是开放的,不知道方鸿渐和孙柔嘉是否和好了,即使和好是否又会有新的矛盾呢?这些都不须计较,也是这本书的魅力所在。
城内城外的人,都如同困兽一般,城里的人想急于逃脱出去,只为寻找新的自由,殊不知即使出去了,也只是进了一座新的围城当中去。城外的人却又想迫不及待地闯进来,想看看城里究竟是什么样的,对城里充满了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
婚姻也罢,职业也罢,甚至人生也罢,大抵都不过如此。
又有谁能保证自己绝对得远离世俗纷争,这种人或许是真真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