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愛”中修炼(一)

最近被一些“爱与被爱”、“如何爱”的话题缠绕着,同时,作为一个三十出了头还没把自己卖出去的单身人士,被“因为爱你才催你”缠绕了N年,依旧还在被缠绕着。

古文的愛是有心的,简体版的爱把心给简化掉了。很疑惑啊,为什么被简化砍掉的是心,而不是其他的什么,或者重新组合再造个什么。

没有了心的愛,总感觉有些缺失。


前几天出去讲课,学员让我讲讲对感情的看法,我说:“没办法讲。”

实在是感觉这个话题过于纠结,很难讲明白。

比如两个人的相处,无论是什么关系,都会有“心”在运作,会有情感的运作,会产生“愛”,无论是友情的愛,还是爱情的愛、亲情的愛,抑或是教与学之间的愛。

愛本身并不难,由心为凖,善待“友人”,难就难在有了心就有了动念,有了动念就有了执着,有了执着就有了欲望……有了欲望就惨了。

欲望会用它的方式来蒙蔽人的眼睛,影响我们对真实的观察,当我们看到的不再是全然的真实,就变成了“投射”,让外在的那个个体和内心里的模板相匹配,嗯……或许称之为“磨合”更温柔些。

人生下来就面临着社会化,不断地发展自己成为社会人,原始的自己和社会要求进行磨合,达到平衡。

可能愛也是如此吧。

心理学里说人都有个“原我”,荣格说的“自性”,自性里有很多原型,关于“母亲”、“父亲”、“伴侣”……但是那些原型都不是真实的现实存在,都是在我们的脑子里,在我们心里的种子。一旦现实照进内心,就像阳光照到种子一样,被激活。

可惜,种子有种子原本的样子,它像长成它种子的样子,而阳光撒进来的时候,有阳光的样子,如果各自自顾自的照、自顾自的长,就成了两个人,就像不匹配的拼图一样无法结合。为了拼图的完整,这两方开始较量和磨合。

所以妈妈会说“小孩子都要……”,孩子会说“妈妈本来就应该……”

那些“应该”,折射了我们内在的需要,也表达着“如果你想得到别人的愛,你要如何做”,当然这里面都太多的“自以为”,这些“自以为”要么成为关系的润滑剂,要么成为枷锁,成为压倒关系的最后一根稻草。


想起一个往咖啡里加盐的故事:

他和她的相识是在一个宴会上,那时的她年轻美丽,身边有很多的追求者,而他却是一个很普通的人。因此,当宴会结束,他邀请她一块去喝咖啡的时侯,她很吃惊,然而,出于礼貌,她还是答应了。

在咖啡馆里,两个人之间的气氛很是尴尬,没有什么话题,她只想尽快结束,好回去。但是当小姐把咖啡端上来的时候,他却突然说:“麻烦你拿点盐过来,我喝咖啡习惯放点盐。”当时,她愣住了,小姐也愣了,大家的目光全都集中到了他身上,以至于他的脸都红了。

  小姐把盐拿过来了,他放了点进去,慢慢地喝着。她是好奇心很重的女子,于是很好奇地问他:“你为什么要加盐呢?”他沉默了一会,很慢地几乎是一字一顿地说:“小时候,我家住在海边,我老是在海里泡着,海浪打过来,海水涌进嘴里,又苦又咸。现在,很久没回家了,咖啡里加盐,就算是想家的一种表现吧,可以把和家乡的距离拉近一点。”

  她突然被打动了,因为,这是她第一次听到一个男人在她面前说想家,她认为,想家的男人必定是顾家的男人,而顾家的男人必定是爱家的男人。她忽然有一种倾诉的欲望,跟他说起了她远在千里之外的故乡,冷冰冰的气氛渐渐变得融洽起来,两个人聊了很久,并且,她没有拒绝他送她回家。

  再以后,两个人频繁约会,她发现他实际上是一个很好的男人,大度、细心、体贴,符合她所欣赏的所有优秀男人应该具有的特性。她暗自庆幸,幸亏当时的礼貌,才没有和他擦肩而过。她带他去遍了城里的每家咖啡馆,每次都是她说:“请拿些盐来好吗?我的朋友喜欢咖啡里加盐。”再后来,就像童话书里所写的一样:“ 王子和公主结婚了,从此过着幸福的生活。”他们确实过得很幸福,而且一过就是四十多年,直到他前不久得病去世。

  故事似乎要结束了,如果没有那封信的话。

  那封信是他临终前写给她的:“原谅我一直都欺骗了你,还记得第一次请你喝咖啡吗?当时气氛差极了,我很难受,也很紧张,很怕你会突然起身离去。不知怎么想的,竟然对小姐说拿些盐来,其实我从来没有喝过加盐的咖啡,当时既然说出来了,只好将错就错了。没想到真的引起了你的好奇心,这一下,让我喝了半辈子加盐的咖啡。有好多次,我都想告诉你,可是看着你在咖啡里加盐的认真又可爱的微笑,我心里就只剩下幸福,而忘记了咖啡里放盐的味道。

  现在我终于不怕了,因为我就要死了,死人总是很容易被原谅的,对不对?今生得到你是我最大的幸福,如果有来生,我还希望能娶到你,只是,我可不想再喝加盐的咖啡了,咖啡里加盐,你不知道,那味道,有多难喝。咖啡里加盐,我当时是怎么想出来的!”

  信的内容让她吃惊,然而,他不知道 ,她满是皱纹的眼角流下了幸福的泪水,她多想告诉他:“她是多么幸福,有人为了她的笑容,能够喝加盐的咖啡一生一世……”


这个故事的可爱在于,他将谎言持续了一生,得到了最大欲望的满足——愛。因为愛,以心为凖。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就没这么多美丽的故事了。

有多少人在刚接触时恨不得像孔雀开屏一样展示自己,甚至像乌鸦的故事里将不属于自己的羽毛都黏在身上,这种情况不仅仅存在于爱情,工作也是一样,老板画无量之大饼吸引员工,等进了坑才发现做饼的面粉还不知道在哪里、为了吸引学员,半杯水知识的讲师将自己强充成一桶水、为了展示自己,打肿脸充胖子……

可惜等激情期过去,平淡期来临,孔雀一个不小心就转身露出自己丑陋的小屁股,乌鸦打个喷嚏就抖掉了身上的羽毛——“你变了”、“我累了”不绝于耳。

此刻,就到了文本的重点啦!

如何在愛中修行。


你能否接受种子没有长成你期待的样子?

你能否在种子变成它自己之后依旧保持对它的照耀?

你能否敢于在阳光面前露出自己的叶子,尽管它不如阳光的期待?


你能否如图中小猫一样,找到那个让你安心呈现自我的人?

童话故事里,王子和公主走进婚姻的殿堂就成了结局,可生活中,他们才刚刚开始准备闻到对方的臭屁,听到对方夜里的鼾声。

如果前后表现差异太大,那么必然投射失败。

如何最初就是伪装,那么失败怎么舍得离开你?

如果最初用心就不正,你又怎能奢望修得正果?

有人曾跟我说“相处之处不要过于积极的表现,慢慢地随着生活一点点呈现,对方就会越来越感受到我的好”,我忍不住白眼“你排泄时也会非常理智地打节拍吗?”如果知道自己控制不了生理需求的释放节奏,您老还能掐着分寸释放“愛”,那我就不得不考虑一下,这个愛是生理性自发产生的还是某种无法言喻的欲望算计了。(请原谅我的阴谋论)

所以,这么重要的“心”,怎么就从“愛”这个字里不见了呢?


重新找到我们的心吧,以心为凖,量力而行,量力而为。

毕竟,除了两个人需要磨合之外,还有个叫做“社会”的存在,而社会,将从另一个愛的角度扰动我们,成为另一根稻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姓名:庹亚军 公司:宁波贞观电器有限公司 组别:第235期 利他一组 【日精进打卡第 37天】 【知~学习】 《六...
    tyj小电工阅读 890评论 0 0
  • 做梦的时候总是会蹦出一个念头:我到底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目标是什么。去年曾暗自许愿,要找到一个女朋友,后来找到了,...
    无名抑郁阅读 2,22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