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记得小时候,玩“比大”的游戏,比到最后势必要搬出这个重磅词——宇宙!可是说真的宇宙是什么还真说不清,只觉得地球、太阳、月亮、星星……都属于宇宙的一部分,而之外的就无从了解了。而看了《宇宙》这本书才知道,宇宙的很大一部分是人类肉眼所无法看到的,也只有借助器材辅助,才能看到。
还记得让我“眼见为实”的来自宇宙星空的流星,是小时候看的电影,片中的那块把地面砸出一个巨坑的陨石,那块巨石竟就是我心目中神秘而美丽的流星,当时还真有点难以接受,美丽流星竟然只是块丑陋无比的大石头。地球是最美的星球,我不确定我是不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认定了这样的结论。
我这个人立体感很差,我只跟孩子讲过一次太阳月亮和地球的关系,他就会借助双手外加一物,来演示太阳、地球和月亮之间的关系。他明白月亮不会发光,只能反射太阳的光,所以才会晚上出来,我很欣赏他的接受能力,于是约他一起看了这本书《宇宙》,看似是为他普及天文学知识,而实际上,则是借助孩子的思维,也帮自己学习下天文学知识。
《宇宙》这本书不是绘本类的,而是清晰度很高的画册,字数不多,以图片展示各个宇宙成员,刚好孩子识字不多,孩子的阅读模式是边问边读。翻开书,他很敏锐地发现,他最熟悉的阿拉伯数字下面还有文字,“年”字他认识。
这是零岁的地球吗?就是地球小时候吗?地球会越长越大吗?三连问之后才给我回答的机会,我说光年(guang,nian)是长度单位,就像你的身高,你现在是一米一五。那我身高是几光年?这个……打个比方说,一米就到你这里,而一光年就是地球到某一颗星星上,孩子吃惊地长大嘴巴,回了我一个比方,用小手比划着,比如一米就这么长,那一光年就是从这里到北京那么长。对!就是这个意思,孩子很满足地点头。
《宇宙》这本书是按照与地球距离近远的排序,离地球最近的是月球,我知道,孩子抢先说,月球是没有重力的那个,喝口水都要用吸管的,走着也不稳当,还会飘起来,还得用根绳子给自己挤上,要不然,找不到他们的宇宙飞船,他就回不到地球上了,那样就会饿死、冻死、吓死!对月球是没有重力,也是人类唯一登录过的星球。
我试着告诉孩子,其实添上的星星,其实就是一个个大小不一的石头,我知道,他们有的不会发光,我们晚上看不到他们,但有的会发光,我们就能看到,还有的一边燃烧一边乱撞,就是我们看到的流星。天啊!我得承认,这些是我们之前读到相关的内容涉及到的,好像就一次吧!
我们在《宇宙》这本书里看到,一些小行星,彗星、卫星就是不同样子的石头。星体表面有的平整,有的凹凸不平,有的甚至像蜂窝状。甚至没有色彩,的确不像地球那么漂亮。这点我和孩子达成共识。
第二部分是星云,绚烂的色彩,美轮美奂的影像,常被孩子认定是燃烧或是火山爆发的境界,而我们所看到的色彩,或红或黄,或蓝都是不同化学气体加热的结果。很多星云呈现出各种旋涡状,让人想起海水的旋涡和波澜,最后一幅是暗物质,我感觉这真的是科幻作品中常出现的名词,而真正的暗物质,则指的是宇宙中87%那看不见的部分。他们交织在这些看得见的行星、恒星或星系真实地上存在着。
这本书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力是强悍的,孩子看到高清图片,是很容易注意到细节的,比如水手谷的那道裂痕,孩子便想象,那是一次火山爆发后留下的,远比我们看到的要更深,更恐怖。在本书的后记里,也提到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知手段,对于宇宙,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认识,用现有的技术,为读者呈现出精美的图片,竭力以最简单的方式给读者提供一种认识宇宙的方式。我觉得这种方式孩子非常能够接受,说不准,这看似通俗的天文学作品,会推动孩子们开始留心关注天文学知识,点燃起另一个兴趣或是热爱呢!
星云是《宇宙》这本书的重点,关于这些绚烂的星云,我和孩子展开了讨论,这些是怎么拍摄的?孩子通常对大段文字视而不见,我从走进宇宙之光这篇文字中看到,这200张彩图是通过一支人造卫星和行星际探测器组成的庞大舰队所拍摄到的。也是借助了望远镜才得以呈现这么多彩的宇宙星云图,然而从宇宙飞船的悬窗看出去,完全看不到画册这样的效果,尤其是星云画面。原来星云的色彩也是经过科学的“上色”处理,使得我们看到的《宇宙》这本画册达到了艺术和事实的精妙结合。因此,在读这本书时,一定不要忽略图片下面的文字说明,客观的文字介绍加上直观的图片展示才是这本书的真正传达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