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阳光的玫瑰

      暮色如打翻的墨汁在天际晕染,我站在露台的玻璃花房外,看最后一缕阳光穿过玻璃,斜斜地洒在那丛玫瑰上。原本绯红的花瓣此刻镀上一层金箔,像燃烧在绿意里的火焰,连花茎上的尖刺都泛着琥珀色的光晕。忽然想起《小王子》里那朵骄傲的玫瑰,原来所有热烈的绽放都需要时光的淬炼。

      这株玫瑰是去年春天栽下的。那时它只是一株羸弱的幼苗,叶片上布满虫蛀的痕迹。我每日清晨为它浇水,看它在春风里颤巍巍地抽出新芽。某个暴雨倾盆的夜晚,狂风将它吹得东倒西歪,我以为它必死无疑,却在次日清晨发现它依然倔强地立在原地,叶片上的雨水折射出彩虹的光晕。此刻它已长成一人多高的花树,层层叠叠的花瓣如同少女层层叠叠的心事。

      人们总爱把玫瑰与爱情捆绑,可此刻它更像一团永不熄灭的火种。让我想起梵高在阿尔勒画的《玫瑰》,那些扭曲的笔触里燃烧着他对生命的热恋;想起李清照“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的娇羞,她把玫瑰插进鬓角时,可曾想过多年后“寻寻觅觅”的苍凉?玫瑰的美从不限于爱情,它可以是《荆棘鸟》里麦琪对拉尔夫神父隐忍的爱,是拜伦诗中“若我会见到你,事隔经年”的怅惘,更是史铁生在地坛里与命运死磕时,轮椅碾过的那片野玫瑰丛。

      花茎上的尖刺在暮色中愈发清晰。我轻轻触碰其中一根,指尖传来细微的刺痛。这让我想起去年冬天,我在创业失败的深夜独自买醉,踉跄着走过花店时,被橱窗里的玫瑰刺扎破了手掌。鲜血滴在雪地上,开出一朵小小的红梅。那时觉得生活满是荆棘,后来才明白,正是这些刺痛让我们学会温柔地拥抱世界。就像玫瑰的刺,既是保护自己的铠甲,也是与世界对话的密码。

      暮色中的玫瑰开始收拢花瓣,如同一位优雅的舞者缓缓谢幕。忽然想起敦煌壁画中的飞天,那些衣袂飘飘的仙女手持莲花或捧着葡萄,她们的笑容里藏着千年不变的温柔。玫瑰的美亦如是,它不追逐潮流,不谄媚世俗,只是按照自己的节奏绽放与凋零。这让我想起陶渊明种菊东篱的悠然,苏东坡夜游赤壁的超脱,他们都在各自的时代里,活出了玫瑰般的姿态——带刺却不伤人,热烈却不张扬。

      夜色渐浓时,我点亮玻璃花房的灯。暖黄的光晕里,玫瑰的影子在地面投下细碎的光斑,像撒落的星星。忽然懂得,生活的诗意不在远方,而在每一个当下的凝视里。就像这株玫瑰,它曾在暴雨中凋零,在虫害里挣扎,却始终朝着阳光生长。那些被风雨啃噬的伤口,最终都化作了绽放的勋章。

阳光下的红玫瑰

此刻,月光爬上花房的玻璃顶,与残留的暮色温柔相拥。玫瑰在光影交织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一个古老的真理:生命的热烈不在于永不凋零,而在于明知会凋零,依然选择在每一个晨曦里,骄傲地绽放属于自己的色彩。那些被刺痛的瞬间,终将沉淀成生命的年轮,让我们在暮色降临时,能微笑着对自己说:我曾如此热烈地活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