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梅竹马私定终身,反抗婚约终得佳人?《情史》第三卷之一《张幼谦》(一)

南宋理宗在位期间,浙东路(范围大致等同于今天的浙东经济区)有两户人家相邻而居。

其中一家主人名叫张忠父,祖上世代为官,但如今没落,家中贫困;另一家主人名叫罗仁卿,与张家相反,家业在他的手中兴盛。结合后文看来罗家并没有做官,因此猜测他可能是做生意暴富。

端平年间(公元1234-1236年),两家在同一天分别诞下了一个男婴和一个女婴。张家的是男孩,取名张幼谦,罗家的是女孩,取名罗惜惜。

因为张家是书香门第,因此在孩子稍大一些后,罗家便将女儿送去张家,与张幼谦一同读书。当时的人都开玩笑地说:“这两个孩子同年同月同日生,命中注定就是要做夫妻的。”

对此两个孩子也深以为然。他们私下里山盟海誓,发誓将来要白头到老,但是双方的父母却全然不知。终于在十几岁那年,两个人在书斋东侧的石榴树下初尝禁果,从此后他们的关系更加亲密无间。

然而到了第二年,罗惜惜便不再到张家来读书了。张幼谦虽然多次拜访罗家,但奈何院大宅深,无法接近后院闺房,所以始终也没能见到惜惜。那年冬天,张幼谦写下了一首《一剪梅》以表达相思之情:

同年同日又同窗,不似鸾凰,谁似鸾凰。

石榴树下事匆忙。惊散鸳鸯,拆散鸳鸯。

一年不到读书堂,教不思量,怎不思量。

朝朝暮暮只烧香。有分成双,愿早成双。

他想让罗惜惜的贴身婢女将词代为转交,但等了几天都没找到机会,惆怅之际又成诗一首:

昔人一别恨悠悠,

犹托梅花寄陇头。

咫尺花开君不见,

有人独自对花愁。

之后有一天,张幼谦终于见到了那个婢女。他赶忙将诗和词交付与她,并说道:

“书斋前面的梅花已经开了,可以用折梅花为借口把小姐的回信送过来。”

然而过了很久,罗小姐也没有回信送来。

(未完待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