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日子,大家见面的第一句话往往是,你看了么?
看什么?一个可能是昨夜今晨的世界杯比赛,另一个可能是电影《我不是药神》。
两者的热度,都达到了街头巷尾奔走相告的程度。
两者都涉及对生命的拷问。其中涉及到的一些人,都曾走上“天台”告别这个美好的世界,只不过一部分人是赌球赌输了上天台,另一部分人是身患绝症无计可施上天台。
在走进电影院之前,《我不是药神》给我的印象是:豆瓣评分9.0,前半部分爆笑,后半部分痛哭。
先说后半部分。当片尾音乐响起、放映厅的灯光大亮时,我手里的纸巾还是干的。说好的痛哭呢?说好的催泪呢?只有“黄毛”车祸不治和男主对小舅子说“将来小树长大了,告诉他我不是坏人”这两幕莫名撩拨了一下我的泪点,但也仅仅是撩拨而已,眼眶微微湿润。
传说有人在电影院里哭地站不起来,是谁的眼泪在飞?反正不是我。
再说前半部分。不知道谁把《我不是药神》定义为喜剧片的。是不是因为国人的幽默感差了点,所以但凡电影里有几句插科打诨的话,就可以定义为喜剧?
影片确实有一些幽默的桥段。但是只能说这些桥段仅仅是生活的本身而已。喜剧片需要更夸张、夸大,而《我不是药神》偶尔蹦出来的幽默是平淡的、真实的,有时候甚至是无奈的。所以你千万不要揣着哈哈大笑的心去看这部片子,不是喜剧。
豆瓣的评分是9.0,有点儿过了。
徐峥近年来参与的电影,有一个比较显著的特点,就是真实。尤其是对于反映市井小人物的电影来说,真实才会不做作,才不会觉得“尬”。
从化妆、服装、道具、场景、对话等等,《我不是药神》到处透着粗颗粒或者粗糙感,这是市井小人物必备的环境。这是《我不是药神》做的比较好的一点。
这些粗糙感,反映的是小人物烦乱、嘈杂、焦虑、无奈的内心。但话说回来,这种粗糙感又是电影工作者精雕细琢出来的,反映的是他们对作品的精益求精和对观众的尊重。
电影中涉及对生命的拷问,这也是比较好的一点。吕受益从绝望的活着到希望的或者再到绝望的自杀,反映了现实的无奈与残酷;还有小黄毛,那张回家的火车票,暗示着他终于可以勇敢地面对未来和生活,但他却永远告别了这个世界;还有在公安局里想周一围饰演的警官诉说的老太太,“我不想死,我想活着”。这些影帝级的小配角,用炸裂的演技诠释了生命与生活。对,就是这样,生命就是这样,生活就是这样。
但是,这部电影也有明显的不足。
第一点,电影貌似把“格列宁”销售代表塑造的有点黑心资本家的意思,这不得不说是一大败笔。高昂的研发费用是此类药物成本高、售价高的主要原因,不能因为售价高就把药商当成黑心资本家。同时,如果允许仿制药在国内售卖,将对中国在此类药物的研发以及中国的创新产生致命打击。长此以往,谁还会去研发救命药?
解决办法?一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二是科技创新的不断发展。
电影里给出的,就是第一个答案。
此外,本片最大的不足就是,编剧为了突出戏剧冲突,把主人公写成了一个因为没钱而走私仿制药的loser。不得不说,《我不是药神》的编剧,是偷懒的,直接套用了最寻常的好莱坞故事公式,戏剧冲突毫无新意,把一个好好的原型故事庸俗化、矮化了。
就像《战狼2》56亿票房一样,《我不是药神》的9.0分,不是说它真的有多好,是因为我们的好片子太少。就我个人而言,8.0已经是这部片子的最高分。
其实我更喜欢“原型”陆勇那个真实的故事。本人身患白血病,寻找仿制药,自己买的同时给病友代购,被抓,千名病友联名写信求情,无罪释放,促进国家医疗制度改革。多好的故事!公里深厚的编剧一定可以把这个故事转化为像《亲爱的》那样感人至深、兼具现实性和欣赏性的好故事!
就像原型陆勇说的:“电影就是电影,不可能和现实生活完全一样,我也不能苛求。其实,我想拍一部更像我的电影,我和病友们的真实故事,不需要太多的改编,足以让观众落泪,更足以让观众感受到生命之光,感受到爱的力量。我觉得这部电影还可以拍得更像我手中的这杯茶,汤色纯亮,味道纯正,没有一点杂质,产自三百年的古树,捧在手上沉甸甸的,有真实感,有历史感,沁人心脾,回味无穷,喝了还想喝,看了还想看。电影来源于生活,但不同于生活。电影可以搞笑,病友们的求药之路却一点也不好笑,更多的是让人想哭。不过,回过头来看我和病友们走过的坚实脚印,虽不能说感天动地,但可以鼓励很多要上天台’的人,继续勇敢地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