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餐厅》节目看中华文化海外传播

作者:清凉

湖南台的综艺节目《中餐厅》第二季落幕了。本季在赵薇、苏有朋、王俊凯、舒淇等大咖加持下,节目人气在国内持续升温,同时在海外华人圈影响力也日渐增强。毕竟,一档美食节目本身就很吸引人,何况还有众多明星亲自动手,犹如直播的效果当然吸引眼球。而且各位明显显然提前做了功课,每人都有自己的拿手菜,做得相当地道。在顾客预订与接待环节,也是相当专业。真是可圈可点,值得称赞。

不过,作为一档创新节目,终究还是有些美中不足。

比如,从节目的周期看只有短短20天,观众觉得不过瘾。是否考虑一年设置多季节目?除了固定嘉宾,增加流动嘉宾?同时增加与当地居民或餐饮同行互动交流?

从餐饮业从业规范来说,节目嘉宾如果穿着统一中餐厅制服,会让客人感觉更职业;而且所有炒菜的厨师均应该戴上口罩,更加符合餐饮卫生要求。因为在国外录制美食节目,更要让当地人感觉中餐管理的规范与严格。国内很多餐饮饭店已经推广“明厨亮灶”工程,在餐厅就餐就可以直接看到后厨的工作场景,对于顾客满意度和后厨管理都有很大促进。

从菜品选择来说,欧美人普遍不吃辣椒,节目组选择川菜为主的菜品欠考虑。如果海外推广中餐,比较适合欧美人士的菜品,建议考虑粤菜、淮扬菜和改良过的鲁菜、京味菜为主。同时注意避免中餐过度加工和重油的弊病。

坦率的说,餐饮节目是很适合进行文化传播的。虽然美国在影视文化传播领域所向披靡,美国大片风靡全球,奥斯卡奖与格莱美奖成为了全球电影与音乐领域的最高奖项。但在餐饮领域,中餐的生命力与魅力是无与伦比的。尽管现实中,在欧美从事餐饮业的很多华人都非职业厨师出身,多系谋生之举。但是这个领域,中国人毫无疑问是最具实力的。因为中餐真正体现了中国人的生活理念,不仅体现了国人追求“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生活品质的态度,更是体现了依时因地、就地取材、融汇精华、滋养自身的与天地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生观。

中国文化要走向世界,就必须从易为海外人群容易接受的领域着手。官方有官方的优势,资金雄厚有政策支持,但也有劣势,容易受到对方的抵制与反感。而从各国老百姓最喜闻乐见、容易接受的角度看,中餐、中医(尤其针灸)、中国功夫,是最容易为海外所接受和喜欢的三项中华特色的文化产品。这既是我们的优势与擅长,也是对方所喜好与接纳所在。在这些方面,民间的传播已经走在前面了。随着越来越多国人走出国门海外旅行,也会越来越认识到这一点!中国文化的魅力,将随着中餐、中医、功夫的推广,日渐为全球所认识、接纳与折服!中国人的形象,也将因之而高大、正面起来。

    努力吧,中餐行业的朋友们!加油,《中餐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俺自称胡画派大师。第一我姓胡,第二我都事先声明是“胡画”的,所以大家估计也不好意思批评我了吧(嘿嘿嘿真够阴险的!)...
    作家二美阅读 4,870评论 4 3
  • 亲爱的老爸: 今天四表姐跟我说了抢救那天晚上的过程,我头一次知道,你从病床上起身准备去住院部,突然捂住胸口说难受,...
    老爸我很想你阅读 1,027评论 0 1
  • 《寒风吹彻》 吹疼树木的影子,吹疼 村庄里漫漶的乡愁,和一些 人间生锈的骨骼。群星 斑驳,寂静拾不起一只蝙蝠内心的...
    故乡有座乌鞘岭阅读 1,404评论 0 1
  • 墨云入空寂,惊醒梦书台。 灯明眼帘上,嘈杂脑海里。 不喜阑珊处,未有人相待。 出走家庭户,拼与天同齐。 沧海笑桑田...
    夜景黑色调阅读 1,657评论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