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 晴
今天 复习昭教主的拆页二 《中层领导力》p138-140
骨干人员的形成条件
骨干人员能够为团队做出贡献。无论上司或同事都对他们有很大的期待,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他们独特的优势在于
1.能够在高压环境下做出贡献。
骨干人员不需要熟悉的环境,不需要公平或有利的环境,顶着压力越做越大。
想起自己之前的做法,如果感觉环境不太友好,或者不满足自己的预期,那么就会有很大的情绪,影响做事的节奏,甚至会忘记自己的目标。当感觉外部环境不公平,有些人搞些特殊政策时,自甘堕落,把别人的错误用来惩罚自己,而不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遇到问题时从自身找原因而不是怪罪环境,反求诸己。
2.骨干者能为无米之炊。
做事我们需要考虑能达到的效果,而不是仅仅考虑成本,哪怕这效果不是一时半会能看的出来的,也是值得去做的,为了达成目标有时候需要不计成本去做事。
3.骨干人员在士气低落时做出贡献。
公司的员工有三类。一类破坏者10%二类士气消耗者的改良版 占80%,随波逐流的人。三类士气增强者占10%。自己取得进步并推动他人的发展。
想一想自己是那一类的员工呢。
4.重担之下做出贡献。
比如为领导减负,为人所用和责任心,这是态度问题而不是职位问题。如果真的做到在自己有能力时帮助上司那么肯定能对上司施加影响力。
想了下我自己曾经为上司做了多少事情呢。很大程度上看心情吧。心情好就多帮点,心情不好自己的事可能就不想干了更别提帮助别人了。这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心态,请考虑。
5.上司不在时做出贡献
上司不在时自告奋勇的脱颖而出。无论是什么动机,很大程度上会被别人识别的。
6.有限的时间内做出贡献
无论外界环境多么险恶,总能做出贡献。
换做我可能就没有这么坚决,我会纠结犹豫,到底要不要坚持下去。尤其是碰到跟自己做事风格不一致的人,沟通风格也不一致时我会产生退缩的倾向,不肯积极主动地去解决问题,跟别人好好沟通,会默认为问题是别人造成的,自己只需要负很少的责任。抱怨的同时忘记了自己的初衷,永远被环境带着走,忘记了自己到了哪里,要到那里去。
或许如何做事一直是我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我需要看下哪些优秀的人是如何做事的,或者说别的朋友是如何做事的,这些都是丰富的资源,而我并没有认真思考他的价值,因为我没有认真思考过如何专业的吸取别人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问题,或许我学的那么多工具可以直接用到。前因后果,适用边界。还有一个库伯学习圈,这些模型的应用仍然不足,我想我接下来需要学习哪些新的东西,这才是最重要的。
领导力的培养也是一个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