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其不意的“升级”
持有美股的战友都应该知道,美豹金融前两天发布通知,要求在2018.2.15前提出所有资金。背后的原因语焉不详,咱们也不要探究了。这给了我一个很大的冲击,倒不是损失了多少资金,而是打碎了幻想的长期持有。面对未来捉摸不定的变化,不禁再次发问,实践的长期到底是多长?
去年,学习笑来专栏,有一个根据资金翻一番的时间来定义的长期,公式为:时间=72/增长率。理论如此,可现实中的不确定又如此之多。对于GAFATA组合,也许三四年可以翻一番。三四年的时间,除了公司在变,政策可能会变,券商可能会变,随时都会打断我们想要的长期。腾讯股票刚入手一周,昨天就得卖出,从投资变成了投机。最长的阿里巴巴持有时间也才半年。这些是之前没有想到的。
上周万维纲在专栏发了《复利的鸡汤和真实世界的增长》,提出“那些把发财的希望寄托在复利上的人,是认知上的懒惰者”。指数增长理论上十分美好,可现实世界是难以找到永远在指数增长的事物的。也许在某一个时段内,业绩是符合指数增长的,但指数增长的背后,是一群人在奋斗的同时运气又很好。
当前的区块链概念正如火如荼,连广场舞大妈也在买买买。一片欣欣向荣下,我们不能忘记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按指数增长推算出十年后的美好场景,大概率都是错的。七年就是一辈子,如此长的跨度,日新月异的世界,谁也保不准会发生什么,即便概率很小,但时间的积累也会将其不断放大。
那如何对待长期投资呢?我想应该是把它想象成在土地上埋下的一粒种子。从萌芽开始,就伴随着不可预期的闪电干旱泥石流、风吹雨打病虫害,到底能不能等到开花结果,没有人知道。也许我们最好的姿势就是找一片肥沃的土地,只求耕种,莫问收获。
这也正符合我们常说的那句话:场外赚钱能力最重要。不要把未来的美好都寄托在随时可能中断的长期上,不断成长提升能力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