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因“知道”而痛苦

“谁让你读了那么些书,又知道了双水村以外还有一个大世界……如果你从小就在这个天地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你现在就会和众乡亲抱同一理想:经过几年的辛劳,像大哥一样娶个满意的媳妇,生个胖儿子,加上你的体魄,会成为一名相当出色的庄稼人。不幸的是,你知道得太多了,思考得太多了,因此才有了这种不能为周围人所理解的苦恼……”——摘自《平凡的世界》

在双水村中,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幸福的;

知道了外面的世界,走出双水村去探索是充实的;

知道了外面的世界,却还停留在双水村,过着一成不变的生活是痛苦的。

如果没有见过光明,我会在黑暗中安然地前行,如果不曾知道井外的世界,我会在井底平静地眺望天空——只是如今信息社会的发展,打破了原来的封闭,我们随时能接收到外界的各种消息,“知道”成了不可避免的趋势。

“知道”后我们为何痛苦?

一、知道的太少,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看到表层,却没有深入事物的底层规律。

二、改变的太少,人生有多种可能性,渴望改变的人生却又却迈不出改变的脚步,害怕生活发生的变故,害怕未知的未来。

三、所求的太急,积极的改变,以为生活会立即给出正向的反馈,却发现一切进展的缓慢,无法快速达成目的,在时间流逝中越发焦虑与不安。

四、立足的太广,除了想改变自己,还想改变他人,改变世界,却发现自己能力有限。

知道的不足便更努力去求知,去探索,终能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不满意如今的生活就努力去改变,改变不需要太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每次改变一点,慢慢积累,水滴终会汇成河流;

放平自己的心态,不急功近利,不急于求成,相信时间的力量;

以自己为立足点,只求改变自己,一点点进步。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当下,我们不能停下求知的脚步,需要获取新的认知,了解更多的可能,积极改变自己,拥抱变化,拥抱未来。

同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平和谦逊与包容,允许自己的不足,允许自己的错误,并给予自己足够的沉淀时间,少就是多,慢就是快。

愿我们都能找到方向,不再迷茫,不再焦虑,不再痛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